打开APP

APT:血液中高水平的生物标志物GDF15或与脂肪变性肝病患者肝癌风险增加直接相关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血清中的GDF15或许能作为人类肝癌的生物标志物,其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且能用于识别需要进行定期监测的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变性肝病(MASLD)患者。

2024-06-17

《柳叶刀》子刊:英年胖,中年“伤心”!36万中国人数据分析显示,25岁时BMI高与中年心血管疾病风险最高增加58%有关

研究者分析数据发现,成年早期的BMI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相伴线性增加。

2024-06-27

上海交大团队发现,烧烤产生的苯并[a]芘会促进肝癌细胞释放外泌体,让肺成纤维细胞为肺转移“筑巢”

葛阳/贾伟平团队的这项研究揭示了苯并[a]芘促进肝癌肺转移的分子机制,证实了苯并[a]芘可以通过影响外泌体,对癌症的远端转移产生影响。

2024-07-08

J Hepatol | 南京大学孙倍成团队合作揭示戊二酰辅酶A脱氢酶在肝癌中的抑癌作用

鉴于这些发现,研究人员假设巴豆酰化蛋白及其上游催化巴豆酰辅酶A产生或诱导Kcr水平的酶在抑制HCC生长和转移中发挥作用,其机制涉及多种代谢途径。

2024-06-09

Eur Urol:当基线PSA水平较低时,较长的前列腺癌查间隔是安全的

在 45 岁时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值低于1.5 ng/ml的低风险男性在随后的五年中极少患前列腺癌,而且如果他们在此期间没有任何症状,则无需重复进行 PSA 测试。

2024-05-27

Nat Med | 赵世华等团队合作使用人工智能支持的心脏磁共振成像查和诊断心血管疾病

该研究开发和验证了一种用于自动、计算机化CMR解释和诊断的深度学习方法,该方法由模仿临床工作流程的两阶段范式组成。

2024-05-18

Int J Pharm:开发出新型装载药物的3D打印薄膜助力精准打击肝癌,重塑癌症治疗未来

3D打印薄膜展现了长达23天的药物控释能力,保障持续治疗效果,且其生物降解特性避免了二次手术的需求,使治疗过程更加人性化。

2024-05-02

AACR速报:DNA癌症新抗原疫苗,增强晚期肝癌免疫治疗效果

该个性化治疗性癌症疫苗GNOS-PV02由一个DNA质粒组成,该质粒编码多达40个肿瘤新抗原,这些新抗原是通过对每个患者的肿瘤样本进行DNA和RNA测序以及生殖细胞DNA测序确定的。

2024-04-14

科学家发现,5:2禁食可有效改善脂肪肝和纤维化,还能限制肝癌发展

为了验证5:2禁食的影响,研究者在基于西式饮食的NASH小鼠模型中进行了试验,8周龄的小鼠在进食32周的富含糖和脂肪的西式饮食后,可诱导发生NASH。

2024-05-13

eLife:科学家揭示肝癌细胞的免疫逃逸策略

本文研究提供了首个证据表明,致癌β-连环蛋白或在外泌体的生物发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还提供了β-连环蛋白突变对肿瘤微环境重塑影响的新见解。

2024-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