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APT:血液中高水平的生物标志物GDF15或与脂肪变性肝病患者肝癌风险增加直接相关

来源:生物谷原创 2024-06-17 11:15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血清中的GDF15或许能作为人类肝癌的生物标志物,其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且能用于识别需要进行定期监测的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变性肝病(MASLD)患者。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上题为“Serum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 is a novel biomarker with high predictive capability for liver cancer occurrence in patients with MASLD regardless of liver fibrosi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大阪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血液中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水平较高的脂肪变性肝病(steatotic liver disease, SLD)患者或患肝癌的可能性较大,通过将血液GDF15水平与肝脏硬度指标相结合,研究人员就能更有效地识别出高风险肝癌、肝脏功能恶化及预后不良的患者。

近年来,脂肪变性肝病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脂肪变性肝病发病率的上升伴随着肝癌患者的病例也会增加,当肝脏不断变硬且进展到肝硬化阶段时,肝癌就会频繁发生,然而,即使肝脏轻微硬化,肝癌也会以一定的比率发生,这是因为轻度硬化性脂肪肝患者的数量非常高,这就强调了科学家们对更好地预测标志物的需求。

血液中高水平的生物标志物GDF15或与脂肪变性肝病患者肝癌风险增加直接相关

图片来源: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2024). DOI:10.1111/apt.18063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重点关注了血液中的GDF15水平,结果发现,脂肪变性肝病患者如果血液中的GDF15水平较高的话,其患肝癌的可能性就会更大;此外,血液中GDF15水平较高的患者也更容易发生肝功能衰竭、腹水、肝性脑病和其它肝硬化相关的并发症,从而导致患者入院率增加,而且这些患者的治疗预后也较差。低风险肝脏硬度(纤维化(FIB)-4指数<1.3)患者很少会发生肝癌,因此,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方法,其能通过将血液中GDF15水平与FIB-4指数>1.3(表明肝脏硬度的中高风险)进行结合来有效检测肝癌。

这种方法或能更有效地识别出患肝癌高风险的患者、肝脏功能恶化以及治疗预后较差的患者。从这些研究结果来看,将脂肪变性肝病患者的GDF15应用于临床,比如调整随访频率且进行肝癌筛查,或许就会建立一种有效的筛查系统用于进行肝癌的早期诊断。研究者Hayato Hikita博士说道,在脂肪昂的情况下,肝癌通常会在晚期阶段才被发现。

通过识别出更易于从脂肪变性肝病转变为肝癌的患者,并对其进行定义检查,或许就能尽可能早地检测并治疗肝癌,而肝癌的早期检测和治疗也有望帮助改善患者的治疗预后。综上,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血清中的GDF15或许能作为人类肝癌的生物标志物,其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且能用于识别需要进行定期监测的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变性肝病(MASLD)患者。(生物谷Bioon.com)

参考文献:

Shusuke Kumazaki, Hayato Hikita, Yuki Tahata, et al. Serum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 is a novel biomarker with high predictive capability for liver cancer occurrence in patients with MASLD regardless of liver fibrosis, 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2024). DOI:10.1111/apt.18063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