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研究表明,睡眠不好、情绪低落?你该出门晒晒太阳了
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是指生命活动以24小时左右为周期的变动。人体生理功能,学习与记忆能力、情绪、工作效率等也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波动。昼夜节律与人类的活动关系密切,昼夜节律的破坏和睡眠不足可能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特别是慢性疾病,影响机体的健康。而光照是人类昼夜节律系统的主要同步刺激因素。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减少了户
欧盟批准Aspaveli: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疗效优于C5抑制剂!
Aspaveli(pegcetacoplan)疗效击败重磅C5抑制剂Soliris,将成为PNH新的护理标准!
在细胞周期中,Ser68位点磷酸化促进了DCAF11介导的CENP-A泛素化和降解
CENP-A(着丝粒蛋白A)是组蛋白H3的变体,它指定着丝粒的身份,对着丝粒的维持至关重要。关于CENP-A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蛋白水平是如何控制的,人们知之甚少。
STK3通过激活Ras-MAPK介导的细胞周期进程促进胃癌的发生,是一种独立的预后生物标志物
胃癌(GC)长期以来一直是癌症的主要负担。2020年,它造成全球1089,103例新病例和768,793例死亡,东亚地区新增病例超过656,349例,死亡435,211人。值得注意的是,河马途径显示了关键的肿瘤抑制功能,并且经常在GC中调节失调。
新研究发现,身体发出的睡眠信号,竟是大脑 DNA 损伤拉响的「警报」
睡眠对所有动物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每天的睡眠量因物种不同而存在差异。成年人每天大约睡 7-8 个小时,树獭睡 20 个小时,而自由漫游的野生大象只睡 2 个小时。对于人类来说,我们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需要花在睡觉上。当我们疲惫不堪的时候,只要好好睡一觉,我们就能元气满满地开始新的一天啦。那么,我们究竟是如何知道自己需要睡觉的,晚上睡眠帮助机体修复的机制是
Nat Commun:揭示Nf1基因调节睡眠-觉醒周期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遗传模式生物黑腹果蝇,发现Nf1基因对于睡眠-觉醒周期的调节至关重要。该基因也参与了人类的一种常见遗传病---导致神经系统中肿瘤形成的神经纤维瘤病。
葛兰素史克携全生命周期疫苗产品,助力构建“医防一体”健康新生态
作为全球领先的疫苗供应商,葛兰素史克(GSK)将携旗下疫苗领域三剑客乙肝疫苗安在时、双价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希瑞适、重组带状疱疹疫苗欣安立适亮相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现从婴儿到老年、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疫苗保护理念。
Neurology:揭示偏头痛影响机体睡眠周期的分子机制
来自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相比未患偏头痛的人群而言,患有偏头痛的成年人和儿童会获得更少的高质量快速眼动睡眠时间。而且患有偏头痛的儿童也比健康同龄儿童获得更少的总睡眠时间,但其会花费更少的时间入睡。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生命周期中的炎症
炎症协调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事实上,炎症介质可能将许多传统的和新兴的危险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