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外泌质纳米颗粒“开挂”!ACS Nano:改造后的类外泌囊泡,组织穿透能力飙升,成药物递送“急先锋”

本研究受外泌体启发,设计含胆固醇、水通道蛋白-1和阴离子脂质的脂质纳米颗粒。结果显示其在模型细胞外基质和生物组织中扩散性能优异,可有效穿透组织,为脂质纳米颗粒设计提供新策略。

2025-03-19

J Med Chem:新研究表明一系列基于衣康酸衍生物的药物有望治疗斑秃

研究开发了一种可能治疗斑秃的化合物。他们证实一系列基于衣康酸(itaconic acid)衍生物的前体药物的疗效。

2025-03-15

一种针对HIV的新型免疫原促进激活多种产生广泛中和抗体的B细胞并让它们获得罕见的体细胞突变

这种免疫原在生化分析、结构分析和三种不同的旨在评估HIV候选疫苗的人源化小鼠模型中进行了验证。这表明这种疫苗设计策略有可能提高HIV疫苗的成功率。

2025-01-28

Nature:新型化合物或能让纳洛酮更长效持久 有望更有效逆转阿片类药物过量的致死风险

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将纳洛酮与一种影响阿片类药物受体反应的分子相结合,从而让纳洛酮发挥更好的疗效,即持续更长时间且更加有效。

2024-07-05

Nat Commun:科学家揭示细胞中染色缩短的分子机制 并识别出新型潜在的癌症药物靶点

来自英国癌症研究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深入揭示了一种能支持侵袭性难以治疗的癌症生存的重要生物学机制,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了关于细胞如何分裂和生长的关键信息。

2023-09-11

中国科研人员解析抗真菌药物米卡芬净合成机制

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是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一线临床用药。其中,米卡芬净因存在天然磺酰化修饰而具有较好的水溶性优势。棘腔孢霉发酵生产的环脂肽类天然产物FR901379是米卡芬净工业生产的前体化合物

2023-04-11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合成具肿瘤免疫治疗价值的新型类药物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傅磊课题组研究团队在探索合成了具有肿瘤免疫治疗价值的新型神经节苷脂GM3衍生物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药化领域国际知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上。肿瘤自身的弱免疫原性被认为是肿瘤发生免疫逃逸的主要机制之一,因此有效呈递肿瘤细胞膜表面抗原信号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治疗策略。细胞膜的神经节苷脂

2022-03-12

Science Immunology:开发出新一代高效、低毒的肿瘤特异性IL-12药物

  Science Immun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彭华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教授傅阳心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A tumor-specific pro-IL-12 activates preexisting cytotoxic T cells to control established tumors。该工

2022-01-11

Cell Research:开发出新一代高效、低毒的肿瘤限制性IL-15药物

   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彭华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教授傅阳心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Tumor-conditional IL-15 pro-cytokine reactivates anti-tumor immunity with limited toxicity,该研究开发了新

2021-08-16

Ebiomedicine: 研究揭示治疗ALS的药物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来自利物浦和名古屋大学的研究人员表明,一种名为ebselen的基于硒的药物分子以及其它在利物浦开发的新化合物可以改变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1)的许多毒性特征,从而有助于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治疗。

20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