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者们揭示了Hsc70通过靶向PD-L1溶酶体降解促进抗肿瘤免疫

该研究阐明了hsc70介导的PD-L1溶酶体降解的分子机制,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靶点和治疗策略。

2024-06-09

Nat Commun | 中山大学邓务国/谢方云/陈淼发现IFN-γ诱导肿瘤细胞犬尿氨酸产生来抑制抗肿瘤免疫

该研究发现FLI1介导的犬尿氨酸代谢是鼻咽癌的一种免疫逃避机制,为治疗干预提供了潜在靶点。

2024-06-07

Science重磅:清华大学张一慧团队成功开发模拟人类皮肤的3D电子皮肤,助力人形机器人开发

该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模拟人类皮肤中Merkel细胞和Ruffini末梢的三维空间排列及皮肤多层几何/机械特性的三维架构电子皮肤,这种仿生设计利用电子皮肤能够实现对正应力/剪切力和拉伸应变的分离式式传感。

2024-06-04

​Nature子刊:浙江大学孙会增/王永成团队开发微生物组单细胞转录组学技术,揭示奶牛瘤胃微生物活性功能类群

该研究利用MscT技术,通过基于BGMGM的泛基因组功能基因比对策略,揭示了瘤胃微生物生态系统原位活性代谢功能类群。

2024-06-16

首都医科大学研究,肥胖会导致脑子缩小,白质病变增加

研究为BMI与大脑健康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见解,累计较高的BMI与较小的灰质体积存在因果关系,这凸显了在整个成年期保持健康的BMI对于保持大脑健康的重要性。

2024-05-31

STTT: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团队揭示自噬促结直肠癌进展的新机制!

免疫共沉淀分析显示,与MEX3A结合的RNA大多富集在调控细胞自噬的FoxO信号通路,MEX3A的存在就会因此抑制自噬。

2024-04-20

Cancer Res:牛津大学科学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更具个性化的癌症疗法策略,能显著延长患者复发的时间,最长可达两倍

研究结果表明,DRL框架始终优于在临床中使用的传统MTD和适应性策略,从而就能延迟队列中所测试的所有患者的复发事件,并能将一些患者的复发时间延迟一倍以上。

2024-06-26

Nat Med | 中南大学吴芳等团队合作发现情绪会影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效果

本研究表明,在接受ICIs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ED与较差的临床结果之间存在关联,强调了在癌症管理中解决ED的潜在意义。

2024-05-24

CAR-T进入全新领域,清华大学彭敏团队开发新型CAR-T细胞,只需一针,过敏性哮喘不再犯

本研究证实,在具有完全免疫能力的2型高表型哮喘小鼠模型中,无需任何预处理方案,单次输注5TIF4细胞,即可中和嗜酸性粒细并抑制哮喘病理相关蛋白质功能,持久抑制肺部炎症并缓解哮喘症状。

2024-06-05

Redox Biology: 首都医科大学研究者们对低温和常温神经保护的精确探索提供了理论基础

该研究揭示了吩噻嗪通过RIPK1/RIPK3-DRP1或HIF-1α信号通路调节NLRP3炎症组相关炎症反应在急性缺血性卒中低温和常温神经保护中的作用。

202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