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哈佛大学宋明洋团队研究表明,超加工食品增加早死风险
来源:生物世界 2024-05-12 10:13
这项研究表明,超加工食品摄入量较高与全因死亡风险率为升高有关,这一关联主要由非癌症和非心血管疾病死亡所驱动。
近日,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宋明洋团队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了题为:Association of ultra-processed food consumption with all cause and cause specific mortality: population based cohort study 的研究论文。
这项长达30年的研究发现,大多数超加工食品的高消费量与死亡风险增加有关,其中以即食肉类、家禽和海鲜制品、含糖饮料、奶制品甜点以及超加工早餐食品的关联最为强烈。
研究团队表示,这项研究并不是说所有的超加工食品都应该受到普遍限制,但从长期健康角度来看,应当限制某些类型的超加工食品消费。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在护士健康研究(Nurses' Health Study, 1984-2018)中追踪了美国11个州的74563名女性注册护士,在医护人员随访研究(Health Professionals Follow-up Study, 1986-2018)中追踪了美国全部50个州的39501名男性医护人员,这些人在纳入研究时无癌症、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病史。参与者每两年提供关于他们健康和生活习惯的信息,每四年完成一份详细的食物问卷,采用替代健康饮食指数-2010 (AHEI)评分评估总体饮食质量。
在平均34年的随访期间,研究团队确定了48193例死亡,其中包括因癌症导致的13557例死亡,因心血管疾病导致的11416例死亡,因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3926例死亡,以及因神经退行性疾病导致的6343例死亡。
研究团队将参与者按超加工食品摄入量分为4组,与超加工食品摄入量最低组参与者(平均每天3份)相比,摄入最高组的参与者(平均每天7份)的总死亡风险高4%,其他死亡风险高9%,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死亡的风险高8%,没有发现与心血管疾病、癌症或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关联。
在绝对数字上,在超加工食品摄入量最低组的参与者的全因死亡率为1472人/10万人·年,而最高组参与者为1536人/10万人·年。
摄入超加工食品与死亡之间的关联因特定食物类别而异,其中,肉类、禽类和海鲜即食产品显示出最强且最一致的关联,其次是含糖和人工加糖饮料、乳制品甜点和超加工早餐制品。研究团队指出,考虑到整体饮食质量后,这种关联不太明显,这表明饮食质量对长期健康的影响比超加工食品消费更大。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表明,超加工食品摄入量较高与全因死亡风险率为升高有关,这一关联主要由非癌症和非心血管疾病死亡所驱动。对于不同类型的高度加工食品,其关联程度各不相同,以肉类/家禽/海鲜为基础的即食产品与死亡风险增加的关联尤为强烈。
这是一项观察性研究,无法得出关于因果关系的确切结论,但大规模长期随访研究使用了详细的、经过验证的重复测量,并且进一步分析后的结果相似,因此对超加工食品增加过早死亡风险的结论有了更大的信心。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