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再次揭示,帕金森病相关肠道微生物移植可诱导肠道和大脑的相关病变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们首先对44名帕金森病患者和21名健康参与者的粪便样本进行高通量测序,确定患者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及特征。
2024-11-16
NEJM:我国学者发现并命名一种蜱传人新病毒——湿地病毒,在东北地区广泛存在,可导致发热疾病
该研究报道了在内蒙古一湿地公园发现的一种新型蜱传RNA病毒——湿地病毒(WELV)。该病毒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均有分布,在5种蜱和包括家畜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中可检出。
2024-09-10
科学家首次实现肺部基因编辑,单次治疗效果持续达22个月,有效对策囊性纤维化
ung SORT LNP的效果相当持久,在实验第660天仍旧能够观察到很高的编辑率。分析结果可见,第二次注射后,已经有超过32%的肺细胞被编辑,在第7天上升到51%,并持续至实验结束。
2024-06-16
Science:破坏c-Kit可阻止胞啃作用,促进更多的造血干细胞进入血液
那些表面表达高水平c-Kit蛋白的造血干细胞能够进行胞啃作用,由此吸收巨噬细胞的表面蛋白,增加其在骨髓中的滞留概率。
2024-08-15
JCO Global Oncol:科学家在中国卵巢癌患者中识别出可靶向作用的特殊突变体RAD51D
本文研究揭示了中国卵巢癌患者的遗传蓝图,同时研究人员在患者机体中识别出了一种富集的RAD51D突变体,这或许就能作为卵巢癌管理的重要参考并能提供一种潜在的治疗性靶点。
2024-09-03
J Nanobiotechnology : 基于纳米颗粒负载小分子光敏剂的nir可活化一氧化氮发生器,用于光动力/气体协同治疗
本研究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多功能纳米平台Cy-NMNO@SiO2,它是一种探针Cy-NMNO装载到介孔二氧化硅中以实现药物递送。
2024-10-30
Stem Cell Res Ther: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小细胞外囊泡(UCMSCs-sEVs)可修复辐射损伤心脏,重塑能量代谢与细胞功能!
本文建立辐射诱导心脏类器官及小鼠损伤模型,发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小细胞外囊泡可改善心脏能量代谢、超微结构、钙信号等,其机制与p53及氧化磷酸化等通路相关,为放射性心脏病治疗带来新希望。
2025-01-03
剑桥团队发现,肠菌产生的部分脂多糖具有免疫刺激作用,可提升PD-1抑制剂疗效
小鼠实验显示,向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荷瘤小鼠饮水中加入少量六酰化LPS,即可显著改善免疫治疗效果,肿瘤内浸润的CD8+效应T细胞显著增多,且小鼠未出现全身炎症/系统性免疫激活表现。
2025-02-13
最新研究揭示:每天食用约60g胡萝卜可降低癌症风险!类胡萝卜素不仅能延缓衰老,还能改善血糖调节
日常生活中不起眼的胡萝卜竟然蕴藏着如此大的能量,在延缓衰老、预防癌症和降低血糖等方面都发挥着如此重要的作用!
2025-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