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新研究揭示压力诱导的记忆泛机制,有望开发出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疾病的新方法

内源性大麻素受体的功能就像高级俱乐部的天鹅绒绳索。当压力诱导释放过多内源性大麻素时,天鹅绒绳就会掉落,从而形成更普遍的厌恶恐惧记忆。

2024-11-28

Mater Today Bio:3D打印造出血管小叶状肝类器官,原位移植后存活久、血管丰富,给肝病治疗带来新契机!

研究运用3D生物打印技术制备出小叶状肝类器官,经诱导实现血管化。其在体外展现出低缺氧水平、高分泌功能,原位移植后在体内存活时间长且血管化丰富,同时还发现了相关促血管生成和增殖的信号通路。

2025-02-26

工程益生菌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获进展

鉴于临床UC发病情况的复杂性,该研究构建了多种小鼠模型,通过结肠长度、炎症细胞比例、炎症因子水平等多维度证明了Se-fLac能够改善UC的症状且治疗效果优于临床药物。

2024-09-11

科学家开发模块改造T细胞,可用于抗癌、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解除器官移植排异反应

这个synNotch技术,是2016年开发出来的,主要解决的就是CAR-T或TCR-T靶向抗原单一的问题。

2024-12-13

Cancer Cell:新研究揭示抗CSF-1R治疗的纤维反应促进胶质母细胞瘤的复发

对治疗后组织微环境的综合分析表明,与肿瘤供养血管相关的细胞后代在功能上发生了改变,变得类似于成纤维细胞,即通常参与伤口愈合的纤维生成细胞。

2024-09-21

Cancer Biol Med:清华团队运用多组学+AI,揭秘胃癌演进,开启个性治疗新时代

来自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了利用AI和多组学研究阐明胃部炎症所诱导的肿瘤发生背后的复杂途径,这项研究预示着癌症早期发现和个体化医学研究的新时代。

2024-08-20

Biomaterials:最新研究揭示细胞外囊泡(EVs)在心脏纤维治疗中的个性潜力

该研究揭示了心脏组织中的驻留囊泡通过协同miRNA效应,依据年龄和性别差异调节抗纤维化特性。

2024-07-30

Acta Pharm Sin B:中山大学的研究者们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多维平台

本研究数据表明晚期肝癌临床-lenvatinib耐药患者的生存率仍然很低,迫切需要新的联合治疗。研究者在这里描述了一个多维的高通量筛选平台,用于在临床环境中识别有效的药物敏感性。

2024-03-29

个体化新抗原癌症疫苗联合PD-1抑制剂果然身手不凡

本次公布结果的GNOS-PV02临床I/II期研究,共纳入了36例已接受过仑伐替尼/索拉非尼治疗的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

2024-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