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50万人数据表明,与收缩压100相比,130仍与缺血性心脏病风险增加81%相关
新近发布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刚刚把高血压诊断标准从传统的140/90mmHg,下调到了130/80mmHg,反映了学界对高血压界值设定更加“激进”的大趋势。
英国药理学: 淫羊藿苷Ⅱ预给药具有强大的抗缺血性卒中神经保护作用
本研究结果首次揭示了ICSⅡ预适应通过靶向星形胶质细胞NRF2而在缺血性卒中中产生强大的神经保护作用。ICSⅡ预适应通过介导OXPHOS/NF-κB/铁死亡轴来抑制缺血性卒中诱导的线粒体氧化应激
澳门科技大学:人参的tRNA来源片段保护心脏免受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性心脏病(IHD),又称冠心病,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2016年,IHD和中风合计导致1520万人死亡。传统中药(tcm)已广泛用于IHD的治疗。
拜瑞妥®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下肢血运重建术后外周动脉疾病患者
批准是基于III期VOYAGER PAD临床研究的正向结果,该研究评估动脉剂量利伐沙班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在下肢血运重建术后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中的临床获益,这类患者之前治疗选择有限。
Molecular Therapy Nucleic Acids: 治疗性敲除miR-320改善非缺血性糖尿病心脏病临床前模型中恶化的心功能
超过70%的糖尿病患者在他们的一生中会患上某种形式的心脏病。值得注意的是,在存在糖尿病的情况下,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了2-3倍。
湘雅医院团队发现,频繁午睡与原发性高血压、卒中及缺血性卒中发生风险增加12%、24%、20%相关
睡眠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人一生可能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梦中度过,在北美、中东和我国,午睡现象都十分普遍[1]。
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科研人员从山蛭中发现可显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活性多肽
科研人员从森林山蛭中发现可显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活性多肽。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期刊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上。
内皮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促进缺血后血管修复
下肢外周动脉疾病(PAD)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第三大原因,仅次于冠状动脉疾病和中风。严重肢体缺血是PAD最严重的形式,可导致溃疡、坏疽和截肢。尽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降低心血管风险,防止进展为严重肢体缺血,但PAD患者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和治疗。
Science子刊:施加同步调制电场将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供体肾脏损伤减少54%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斯克里普斯-格林医院、阿肯色大学医学院和坦帕总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对小鼠肾脏施加同步调制电场(synchronized modulation electric field, SMEF)可以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造成的肾脏损伤。
科学家最新揭示了JMJD6/FOXQ1是治疗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疗效的新靶点
心肌梗死(MI)是最危及生命的疾病之一,其特征是心肌细胞大量死亡,从而导致心肌重构、肥厚,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基于间充质基质细胞(mesenchymal stromal cell,MSC)的细胞治疗因其具有自我更新、抗炎、新生血管和温和的免疫原性而成为治疗MI的一种有前途的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