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_getArticleList_v1484_0_6_10

阅读文献与综述写作|科学研究的方法

编者按:做科学研究,首先要学习做研究工作的方法。所谓 “工欲善,必先利其器”,这句话就是讲改进和完善自己工作方法的重要性。作者蒋百川博士后期间认为做研究的理由就是“前人没有做过”,但是教授Flom 一句反问

2016-11-24

冏, 撤稿并不遥远! 引用的文章被撤了, 如何是好?

学术界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有些文章被撤稿之后,依然被大量引用。这引发人们对文献可信度和严谨性的担忧:作为一个严肃的科学工作者,显然不应该去引用那些已经撤稿的论文。但是,假如自己以前引用过的论文,现在被撤

2016-11-24

名师出高徒:施一公团队90后博士生三年五篇一作Science

本文整理自仪器信息网,中国教育报,大河网导读 11月18日下午,2016年度清华大学研究生特等奖学金评选结果正式公示,共有来自于9个院系的7名博士生与3名硕士生最终获此殊荣。其中,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唯一的获

2016-11-22

Science: 你的高影响力论文, 究竟何时才能出现?

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都希望自己的下一个成果分量十足。那可能是震惊业界的一项成果,也可能是一篇超高引用的论文。问题是,这样的成果何时才会出现?Science杂志近日发表了针对这一问题的有趣发现。来自美国东北大

2016-11-18

《自然》发布科研合作指数 中科院位列全球第四

11月17日,《自然》杂志正式出版了增刊“2016自然指数-科研合作”(Nature Index 2016 Collaborations)。该增刊显示,2015年,中国科学院在全球100家平均合作分值最高的机构中位列第4,在入榜的24家中国科研机构中

2016-11-17

今年国自然如何搭上自噬热点的便车?

导语自噬简单说就是细胞自己吃自己,然后废物再利用。细胞健康生长需要自噬清除垃圾,而应激状态下,自噬也可以导致细胞病理性改变,所以怎么调控这种平衡很重要,近年来科学家们为此操碎了心~一年一度的国自然又拉

2016-11-17

Science:防范与管理新兴技术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海斯汀中心研究学者Gregory Kaebnick作出结论,鉴于管理新兴技术需要对技术的使用进行限制,这是因为这些技术的潜在伤害和其他后果是高度不确定性的,在管理新兴技术时采取的防范方法经常被批评为反映“风险恐慌”,但是防范能够与对科学的支持是相一致的。

2016-11-12

Science:2016年“生命科学领域”全球最佳雇主TOP20

近些年来,药物开发发生一些转变。科学家们正在追求用来自生物学的方法解决更多未满足的医学需求。这些药物包括更加复杂的抗体疗法、基于mRNA的药物、肿瘤免疫疗法以及真正的个性化药物(如肿瘤疫苗)等。同时,将生

2016-11-11

学会这几个“套路”,你的中文论文也能赶上SCI!

俗话说的好“自古深情留不住 总是套路得人心”,论文的写作也是讲究套路的!现在中文论文的质量比以前已经得到了提升,但是相对于SCI的水平还是存在不足的。那么论文里的“套路”究竟是什么?撰写技巧也就是俗称的写

2016-11-10

Cell高级编辑力挺同行评审,未来评审路在何方?

导语尽管同行评审制度已经饱受诟病,但《Cell Chemical Biology and Structure》的高级编辑,Milka Kostic却不这么认为,她对自己第一次审稿经历有着美好的回忆,且记忆犹新,对同行评审仍充满信心。我们来看看她是

2016-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