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小板外泌体竟藏“促癌因子”!Cell Death Dis:血小板来源外泌体LINC00183借ENO1稳存,驱动结直肠癌进展
本研究发现血小板来源外泌体中的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183通过稳定烯醇化酶1,激活糖酵解,引发组蛋白H3K18乳酸化,上调癌基因GDF15,促进结直肠癌进展,或为治疗靶点。
癌症“信使”添新证!Tumor Adv Sci:肿瘤囊泡携miR-485-3p伤心肌,线粒体受损加剧缺血再灌注危害
本研究发现癌症通过释放富含miR-485-3p的细胞外囊泡,抑制心肌细胞中 PPARGC1A/PGC-1α,加剧线粒体损伤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首次揭示该机制。
Int J Biol Macromol:肿瘤外泌体携miR206双调免疫与肠道菌群,为结直肠癌治疗带来新曙光
本研究开发的肿瘤来源外泌体miR206递送系统,能有效抑制结直肠癌生长等,通过调控免疫微环境和肠道菌群发挥作用,是有潜力的治疗策略。
Science:新研究发现一类具有肾脏保护性的RNA分子,有望用于治疗肾脏疾病
该团队识别出一种有前景的RNA分子,可作为治疗靶点用于治疗肾脏疾病患者,如慢性肾脏病。
Science子刊:一种新发现的lncRNA可能解释了2型糖尿病患者肌肉量减少的原因
研究表明,TMEM9B-AS1支持MYC基因的稳定性,而MYC是驱动核糖体(蛋白质制造工厂)生产的关键基因。缺乏这种RNA分子时,MYC变得不稳定,肌肉细胞失去维持正常蛋白质生产的能力。
血管里的“危险信号兵”!MedComm:颈动脉斑块小囊泡携特定微RNA揭示动脉硬化风险,助力精准判断斑块稳定性
本研究发现颈动脉斑块来源的小细胞外囊泡可介导动脉粥样硬化并与斑块易损性相关,其携带的特定微RNA可作为诊断生物标志物,且 miR-497-5p 是关键介导因子。
还在为肝癌早期诊断发愁?Int J Mol Sci研究指出,血浆细胞外囊泡中的5种miRNAs或能精准“揪出”肝癌!
研究发现血浆细胞外囊泡中的miR-183-5p、miR-19a-3p、miR-148b-3p、miR-34a-5p和miR-215-5p在肝癌患者中显著上调,单个及联合检测诊断效能高,可作为肝癌诊断的
帕金森病诊断新希望!NPJ Parkinsons Dis:鱼藤酮诱导大鼠细胞外囊泡miRNA变化,或成早期诊断关键指标
本研究发现,急性鱼藤酮处理的大鼠血清/脑脊液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中miRNA表达有差异,血清细胞外囊泡会诱导神经元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细胞死亡,提示其miRNA或可作为帕金森病早期诊断标志物。
Biomedicines:羊水细胞外囊泡中的lncRNA,有望成为产前肾积水诊断新“利器”
本研究从羊水小细胞外囊泡中鉴定出6种差异表达的已知lncRNAs,其中3种高表达的在更多样本中得到验证,还预测了4种高表达的新lncRNAs,其或可作为产前肾积水有前景的诊断生物标志物。
干性黄斑变性治疗新突破!Free Radic Biol Med: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搭载LncRNA H19,调节Müller细胞,助力视网膜再生
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可调节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Müller神经胶质细胞的神经发生潜能,载有LncRNA H19的外泌体调节能力更强,为干性黄斑变性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