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ience子刊3月必看的研究精华
转眼3月即将结束,那么3月Science子刊有什么亮点研究呢?下面小编为大家盘点了本月Science子刊的亮点文章,供大家学习交流。
带你全方位了解工业4.0与3D打印!
导读:制造业转型升级两个被提到最多的概念非工业4.0和3D打印莫属。前者代表着互联网时代工业生产的未来图景,后者则完全颠覆了传统生产的加工装配方式。两大新型制造路径如何演进,未来的交集在哪,能否产生颠覆式产业变革?
人工肺脏驱动呼吸
一只体积足够小的人工肺可以被装在背包里,绵羊试验表明它可以发挥作用。这是一种可挽救肺衰竭患者的装置,目前大多数患者仍需依赖较大的设备。现在,新设备仍需携带氧气罐移动,不过,不带氧气罐的设备也正在测试中
医疗3D打印市场规模有望破260亿,打印材料成产业发展瓶颈
导读: 当3D打印技术兴起时,它备受看好,有人曾将它媲美电脑时代。如今,随着3D打印技术的逐步成熟,它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作为一项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技术,势必给医疗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一起来了解!
3D打印技术融入医学 造价昂贵待解决
20世纪8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3D打印技术,在30年的发展中逐渐融入军事、航天、建筑等各个领域,其中3D打印技术在医疗方面的应用格外引人注目。据悉,3D打印技术可以用金属粉末等材料将电脑中立体模型逐层打印成实物,节约材料同时还具有精准度高这一优势。正是由于其精准度高这一特点,3D打印在医疗领域可以广泛运用,如3D打印器官、3D打印制药以及3D打印医疗器械等。
CMDE提醒:接触镜类产品审评中有关问题的意见
为妥善解决2012版强制性接触镜系列国家标准实施后,接触镜类产品注册资料存在的常见问题,统一审评尺度,确保审评产品的安全和质量可控,总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组织国内外部分接触镜企业代表,并邀请国家食品药品
易用,无痛,还不留疤!这张“创可贴”将让人告别缝针
不管是皮肤的伤口,还是手术的创口,缝针在医院里再也常见不过了。对于闭合伤口而言,尽管古老,缝针在今天仍然是标准处理方法。对于许多有过缝针经历的人来说,这个方法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说缝合口会有明显的疼
3D打印技术让诊所医生可设计并定制医疗设备
近日,纽约3D打印矫形器和假体制造商Create O&P正在与加拿大科技公司Vorum合作,来向北美诊所和定制假体设备供应商提供一个全新的内部3D打印解决方案。作为其最新的CAD / CAM打印系统套餐的一部分,Create O&P宣布将提供Vorum的Canfit 3D O&P设计软件。
JRSI:新型可穿戴设备已可植入布料耐洗涤
刺绣通常用于装饰织物,但是它现在也可以用于测量心率。在《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 》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发布了一种光纤材料,可以快速生产,然后编织、针织或刺绣到到现有的织物中,形成柔性、可穿戴的传感器,无缝集成到衣服中。该材料还能够忍耐机洗,甚至能够耐受医用级别的消毒水和洗涤剂。
350例手术证明VR辅助手术可以减轻患者24%的疼痛,降低约25%手术费用
54岁的墨西哥外科医生José Luis Mosso Vazquez在超过350例外科手术中加入运用VR技术辅助手术,减轻了患者24%的疼痛,并且由于减少了镇静类药物,如芬太尼和咪达唑仑这些昂贵药物的使用,使手术费用降低了25%,还减少了并发症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