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基于环境DNA技术解析河口鱼类群落时空差异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南海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团队和南海珍稀濒危动物保护团队在利用环境DNA(eDNA)技术解析河口鱼类多样性和鱼类群落时空差异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3-01-06

螽斯化石揭示中生代声学景观的演化

 声音交流是动物最重要的通讯方式之一,对动物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声音交流通常被用于求偶、交配、捕食和躲避天敌等行为,这构成了现代生态系统中纷繁复杂的声学景观的一部分。由于声学景观无法直接保存在化石记录

2022-12-15

iScience发表鱼类表观遗传学研究成果

长期以来,该课题组围绕鱼类RNA开展了系列研究,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了数十篇鱼类RNA调控机制的原创性论文。本研究工作首次阐述了m6A修饰在鱼类先天免疫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结果为开展鱼类的疾病

2022-12-12

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首次揭示世界鲳属鱼类物种多样性和地理分布格局

研究结果还显示,鲳属物种多样性中心在印度-西太平洋中部,包括巽他陆架及南海周边海域,除素鲳仅局限分布于印度洋沿海外,其余6种均在该区域交叉分布。

2022-12-19

Development:揭示母源因子Nanog通过翻译控制促进鱼类卵子发生和卵子质量的新机制

配子质量特别是卵子质量(卵质)是决定鱼类成功繁育和养殖效率的先决条件。鱼类的卵质由卵子中储存的所有母源因子的集合共同决定。开展母源因子对卵子发生与早期胚胎发育的调控研究可指导鱼类卵质的评估

2022-12-21

BJP:黄酮类化合物GL-V9有可能成为治疗肝纤维化的候选药物

肝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肝损伤的创面修复反应,其特征是细胞外基质(ECM)在肝脏过度沉积。持续性肝纤维化可发展为肝硬变和肝细胞癌,导致门脉高压等一系列并发症。然而,肝纤维化的确切机制仍不清楚。

2022-12-27

Journal of Immunology:揭示鱼类病毒与宿主免疫因子相互博弈影响病毒复制的新机制

 病毒感染性疾病已给人类健康及生活造成严重威胁。水产养殖动物病毒性疾病的爆发及传播给我国水产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病毒在感染过程中,与宿主细胞的博弈始终存在,此消彼涨。病毒侵染宿主细胞后,宿主的模式

2022-12-09

Br J Pharmacol: 降钙素D是一种二萜类化合物,通过调节肺泡巨噬细胞功能减轻小鼠哮喘

哮喘影响全球3亿多人,并造成重大的社会经济负担。过敏性哮喘的临床表现是呼吸变应原引起的喘息、呼吸急促和胸闷。

2022-12-13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PROTAC技术作为鉴定二萜类化合物靶标的新工具

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AC)是一种利用内源性蛋白酶体选择性降解靶蛋白的新方法。由于PROTAC可以在没有高亲和力的情况下降解目标蛋白质,因此很自然地推测这项技术可以用于识别天然产品的靶标。

2022-11-28

美国FDA批准双重免疫+化疗方案(Imfinzi+Imjudo+铂类化疗):一线治疗,显著延长生存期!

Imfinzi和Imjudo均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finzi可阻断PD-L1,Imjudo可阻断CTLA-4。与化疗相比,三联方案一线治疗显著延长生存期。

202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