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上海交大洪亮团队开发扩散概率模型——CPDiffusion,设计生成高活性的人工内切核酸

CPDiffusion作为一种强大的全新蛋白质序列设计工具,为生物学家和蛋白质工程设计者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用于设计功能更强大的蛋白质、研究蛋白质功能的逐渐演化过程、丰富现有蛋白质的数据库等。

2024-09-14

Nat Commun | siRNA扩增的新亚细胞器:E颗粒

课题组通过蛋白组学和细胞学手段鉴定出了5个定位于E颗粒的蛋白,包括EGO-1,DRH-3,EKL-1,ELLI-1和一个新蛋白EGC-1,并揭示了E颗粒参与小干扰RNA扩增的分子机制。

2024-07-19

Nature:何川/徐明江团队阐明TET2通过氧化RNA m5C调控染色质状态和白血病发生

该研究发现表明,TET2介导的染色质相关RNA的m5C氧化,而非DNA氧化,在TET2缺失引发的转录激活和白血病发生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2024-10-06

Cell:新研究揭示病毒DNA聚合结构上的新变化可对抗病毒药物产生抗药性

事实证明,HSV DNA聚合酶只需靠近 DNA 就能完全闭合。这使得阿昔洛韦和膦甲酸更容易抓住DNA聚合酶,使其停止工作,从而阻止病毒复制。

2024-09-23

清华大学杨茂君团队连续发文破译线粒体超大分子量多复合物的全景空间结构及组装机制

OADHc多年来一直是能量代谢领域内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由于该家族复合体的组成复杂、构象多变、且整体结构具有高度柔性,导致人们始终无法一窥其全貌。

2024-10-05

《细胞》子刊:中国科学家团队揭示“稳住”CD8+T细胞代谢和功能的关键

该研究揭示,ME2缺失可阻断CD8+T细胞的三羧酸(TCA)循环,导致中间代谢产物富马酸(fumarate)在细胞内堆积。

2024-08-31

Dev Cell | 丁德强团队揭示哺乳动物生殖颗粒IMC的形成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TDRD1蛋白通过相分离活性驱动IMC组装的分子机制,并证明相分离驱动的IMC组装对于piRNA的生成、转座子沉默以及雄性生殖细胞发育至关重要。

2024-07-21

Nat Commun:负载可电离脂质纳米颗粒iLAND的mRNA药物在高尿酸血症治疗和相关疾病预防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本研究通过采用返祖策略,设计表达Uox的mRNA,并将其装载到基于A1-D1-5的可电离脂质的LNP递送系统中。

2024-08-26

J Extracell Vesicles:氧化应激过程中8-氧鸟嘌呤DNA糖基-突触结合蛋白7通路增加细胞外囊泡释放并促进肿瘤转移

本研究探索了氧化应激诱导癌细胞转移的机制,发现ros介导的DNA氧化损伤是启动OGG1和转录因子调控基因表达、ev释放和肿瘤转移的关键信使,这对理解癌细胞对肿瘤微环境的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2024-09-27

Nature:我国学者构建迄今最完整海洋微生物组数据库,助力新型CRISPR系统、塑料降解及抗菌肽开发

本研究标志着海洋宏基因组学领域的一个新高度,凸显了海洋微生物组在改善人类福祉和促进环境可持续性发展上的关键作用。

202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