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揭示人类加速进化发生的结构变异导致人类基因组折叠方式不同于其他灵长类动物

一百多万年前,人类基因组的大部分发生重组---这是卵子或精子形成过程中的偶然事件,可导致了DNA片段的缺失、重复或逆转。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格拉斯通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这些结构变异(st

2023-05-08

CCR:迄今最详尽的ATM突变型小细胞肺癌研究数据发布,为精准治疗奠定坚实基础!

本次分析提供了目前最详尽的ATM突变型NSCLC相关信息,有望成为未来临床精准化、个体化治疗的基石,当然这还需要更好的靶向药物出场,比如在研的ATR抑制剂,它们与免疫治疗的联合使用就非常值得期待。

2023-05-22

Protein & Cell|清华大学医学院那洁组揭示长编码RNA LncSync调控小鼠心肌稳态及心脏肥大的作用

本研究揭示了一个在小鼠心脏中富集的lncRNA的生理功能,并阐释了背后的分子机制。研究结果为心脏病理性肥厚的发病机理提供新的线索,也为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潜在的分子靶点。

2023-03-22

共负载pNrf2和吡尼酮的高效脂质体可以缓解肺纤维化

肺纤维化(PF)是一种以肺组织修复异常、细胞外基质(ECM)积聚为特征,导致肺功能完全丧失甚至死亡的慢性进行性间质性肺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

2023-05-17

Cell Death Dis:线粒体蛋白Opa1参与了吉替尼耐药性

肺癌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癌症之一。超过85%的肺癌病例被归类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组织学上可分为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

2023-05-05

Science子刊:吴豪/刘玉田/李卓合作开发用于侵入式监测术后游离皮瓣与再植断指的表皮生物传感器

研究团队受自然梯度结构的启发,通过调整铂(Pt)催化剂的扩散过程,制备出既具有自粘性又可稳定集成硅基芯片的具有梯度交联密度的PDMS(GCD-PDMS)。GCD-PDMS的一侧保持可调的粘性,使得传感

2023-05-23

Nature:破坏性DNA提取方法,从2万年前项链中复原古人类DNA

该研究报告了从俄罗斯丹尼索瓦洞一个约2万年历史的鹿牙坠饰中复原的古代DNA,表明它可能曾为一名有亚欧大陆北部祖先的女性所佩戴。这些发现来自一种创新的非破坏性DNA提取方法,为鉴别持有物品的古代个体的身

2023-05-06

食道癌中的编码RNA以及耐药问题机制总结

食道癌(EC)是世界上最致命的肿瘤之一,仍是全球第六大癌症死亡原因。食管腺癌主要由两种不同的病理疾病组成(即食管腺癌和食管鳞癌)。

2023-02-09

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者们揭示了小细胞肺癌的新靶点

肺癌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85%,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15%。一些研究表明,微小RNA(miRNA)参与了NSCLC的发展。

2023-04-27

Sci Adv:一种新型的药物组合或有望帮助减少机体小细胞肺癌的进展

来自Salk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FDA批准的药物曲美替尼和恩替诺特能够进行串联使用,并在携带LKB1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小鼠机体中会促使肿瘤变得更少更小。

2023-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