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根据结构对EGFR突变进行分类可更好地为小细胞肺癌患者匹配靶向疗法

2021年9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按结构和功能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进行分组,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匹配合适的药物提供了一个准确的框架。这一发现确定了四个突变亚群,并介绍了测试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

2021-09-19

CRISPR大牛张锋教授发现一类极具应用潜力的新型基因编辑系统---转座子编码RNA引导的DNA内切酶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类新的可编程的DNA修改系统,称为OMEGA,它们可能天然地参与了在整个细菌基因组中重排小片段 DNA的工作。

2021-09-12

Science:转移RNA或有望作为治疗人类特定类型周围神经病变的潜在疗法

来自拉德堡德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解析了周围神经病变腓骨肌萎缩症发生背后的一种分子机制,这种疾病同时影响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这一科学突破或为这种不治之症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

2021-09-04

编码RNA疗法 免疫原性、特异性、递送难题如何各个击破?

非编码RNA(ncRNA)是一类不参与编码蛋白质的RNA,但是这类RNA具有调节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功能的特性。非编码RNA的两大类别分别是短链的microRNA(miRNA)和长链的lncRNA。多项研究已表明,非编码RNA与多种复杂的生物过程有关,例如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功能、免疫紊乱、神经发育和神经系统疾病。因此,非编码RNA的靶向治疗具有治疗各种疾病的希望。

2021-07-17

人类调控相关编码变异整合解析方面取得进展

  人类基因组中97%的区域虽不编码蛋白,但仍具有不可忽视的功能,已知超过90%与疾病和性状关联的变异均位于非编码区。然而,相关变异的生物学功能与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索。近日,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ICG)、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信息中心(CBI)、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1-08-02

Nat Med:科学家揭示小细胞肺癌免疫疗法和靶向性疗法的研究进展

2021年8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世界范围内,肺癌是引发癌症相关死亡最常见的原因;在过去20年里,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靶向疗法和免疫疗法显著改善了患者的寿命和预后;然而,绝大多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会对当前疗法产生耐受性最终疾病复发;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Medicine上题为“Toward personalized tre

2021-08-17

PNAS:长编码RNA RMRP对肿瘤抑制基因p53的失活作用

P53失活与肿瘤的发生和耐药密切相关。在这里,作者确定了一种长的非编码RNA,即线粒体RNA加工内切核酸酶(RMRP)的RNA成分,它是p53的抑制剂。RMRP过度表达与结直肠癌预后不良相关。异位RMRP通过促进MDM2诱导的P53泛素化和降解来抑制P53的活性,而RMRP的耗竭则激活P53通路。在体外和体内,RMRP还以p53依赖的方式促进结直肠癌的生长和

2021-07-22

CD19 CAR-T细胞疗法!诺华Kymriah二线治疗侵袭性B细胞霍奇金淋巴瘤(B-NHL)3期BELINDA研究失败!

Kymriah是全球首个CAR-T细胞疗法,已被批准2个适应症。

2021-08-30

J Hematol Oncol:LCAT3是一种新的m6A调控的长编码RNA促进肺癌发生发展

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是重要的表观遗传调控因子,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lncRNAs在肺癌发生中的调控机制仍不清楚。在这里,作者鉴定了一种新的致癌的lncRNA,命名为肺癌相关转录本3(LCAT3)。在机制上,LCAT3将远上游元件结合蛋白1(FUBP1)招募到MYC远上游元件(FUSE

2021-07-26

Nat Med:临床试验表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TIL细胞疗法的组合使用有望治疗小细胞肺癌

2021年8月16日讯/生物谷BIOON/---免疫疗法已成为治疗肺癌的重要工具,特别是阻断某些免疫检查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使免疫细胞能够识别并杀死癌细胞。一些靶向PD-1和PD-L1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被批准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然而,许多患者对这种疗法反应不佳,这就需要有替代的治疗方案。在一项

2021-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