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是一种抗Dox心脏毒性的候选植物化学物质
研究表明,阿霉素(Dox)致心脏毒性的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种调节细胞死亡形式。此外,临床干预效果不理想。铁依赖、脂质代谢异常和过量活性氧生成是铁死亡的三个特征,是潜在的治疗干预靶点。
灵芝和桑黄食药菌抗神经炎症功能因子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锦明教授团队在药食同源蘑菇功能因子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揭示了两种人工栽培的灵芝、桑黄子实体中分子结构不同的两类代谢产物具有显着的抗神经炎活性和神经保护活性。研究成果分别以“Ganoderterpene A, a New Triterpenoid from Ganodermalucidum, Attenuat
Science:揭示食蟹猴发育过程中的X染色体剂量补偿机制
哺乳动物的性染色体是双态的,即X和Y染色体。雌性有两条X染色体,而雄性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X染色体编码800多个基因;相比之下,Y染色体编码关键的雄性决定因子SRY,但一般来说它编码的基因数量较少。进化出的机制可确保X和常染色体之间以及雌性和雄性之间的基因剂量平衡:X染色体上调(XCU)和X染色体失
Nature:新研究揭示人如其食背后的秘密!饮食通过肠道细菌影响宿主免疫系统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布莱根妇女医院、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和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研究人员找到了“人如其食”这一概念的分子证据,证明了饮食如何通过肠道微生物组最终影响免疫力。
人体研究首次证实,模拟断食饮食能“饿死”癌症患者体内的免疫抑制细胞,营造更有利的免疫环境
近期,意大利国家癌症研究所和米兰大学团队,报告了一项以严格限制热量的“模拟断食饮食”(Fasting-mimicking Diets,FMD),辅助癌症治疗的人体临床研究初步结果。这项研究发现,FMD法断食对癌症患者安全可行,并使全身代谢明显改变,减少免疫抑制性细胞数量,还有提示抗肿瘤免疫应答更强的标志物升高,有望为抗癌治疗打好基础,甚至协同增效
零死亡!我国新冠特效药候选种子三期临床已揭盲,有望12月底前附条件上市
最新消息,由清华大学、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和腾盛博药合作研发的新冠药物BRII-196和BRII-198联合用药临床Ⅲ期已揭盲,给药组在治疗28天后实现零死亡,对照组8例死亡,详细结果会在近期对外公布。这也是目前我国进展最快的抗体药物,有望12月底前获得批准附条件上市。与欧美已获批紧急使用的新冠抗体药相比,该药是唯一进行了变异株感染者治疗效果评估并获得数据的。
加速新药上市“零时差”,我国再次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研究
近年来,国家先后发布多项药品审评审批改革的重要文件,为推动新药同步研发、注册与审评奠定了基础,也为创新药实现境内外同步注册上市提供了有力条件。但同一产品在中国获批的时间与全球其他市场首次获批的时间仍存在一定差距。
研究揭示大型食药用菌的高温适应性生长机制
热胁迫是大型食药用真菌栽培中最常见的环境胁迫之一,解析真菌耐热机制、选育耐热品种一直是食药用菌研究中的热点。硬毛粗盖孔菌(Coriolopsis trogii)是一种广泛分布、适应高温生长且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白腐真菌,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5℃左右,是研究真菌耐热或者高温适应性机制的良好材料。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生
研究利用食气梭菌转化一碳气体有效合成中长链化学品
绿色可持续制造模式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重要路径。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是通过生物法实现工业含碳气体的转化利用,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产生有价值的化学品。ACS Synthetic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姜卫红、顾阳研究组题为Metabolic engineering of gas-fermenting Cl
微医、零氪上市哑火 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股价腰斩
从风光无限到急转直下,在资本市场上,互联网医疗从2020年到2021年至今经历了冰与火的转变。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加之国家政策的扶持,沉寂已久的互联网医疗公司们站上浪潮之巅,资本也分外垂青。据统计,2020年,包括丁香园、春雨医生、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微医、微脉、1药网、叮当快药等互联网医疗企业,整体融资额超过400亿。而到了2020年12月,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