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新型DNA链置换反应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张钠课题组,依托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SHMFF),揭示了G四链体中自发进行基于非经典Hoogsteen氢键配对的新型DNA链置换反应,实现了G四链
2023-09-26
科研人员研发新型G-四链体共价结合铂配合物 用于癌症免疫治疗
核酸功能的执行不仅与其序列有关,还取决于其二级结构的形成。G-四链体(G4)结构作为一种特殊的核酸二级结构普遍存在于基因组中,并且在细胞生物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端粒生物学、基因组稳定性、复制、转录
2023-09-18
研究阐述哺乳动物DNA G-四链体的动态和调控研究
检测和表征内源性G-四链体是探索其动态的基础。文章系统地介绍了细胞成像技术可视化内源性G-四链体以及基于高通量测序检测全基因组内源性G-四链体的G4 ChIP-seq/CUT&Tag方法的应用和优势
2023-08-28
研究揭示糖基磷脂酰肌醇转酰胺酶复合物与配体结合的结构和自抑制机制
该研究组前期解析了人源GPI-T的2.53埃冷冻电镜三维结构,揭示了其异源五聚体的组装机制(图1b),但GPI-T同时实现底物宽泛性(图1a)与催化保真性的机制仍不明确。
2023-09-15
Conagen开发视黄醇衍生物成分,稳定性、控释和功能再升级,预计2024年商业化
今年以来,Conagen 已先后宣布实现帝国染料“骨螺紫”的首次商业化,以及与 Natáur 合作生产可持续天然牛磺酸。
2023-08-28
Nature Communications:揭示中链脂肪酸受体的配体识别和G蛋白偶联的分子机制
游离脂肪酸由以羧酸为末端的碳氢链组成,是人类和动物的主要能量来源,在许多细胞功能中扮演着重要的信号分子角色。中链脂肪酸是一类碳链长度为8-12个碳的羧酸,包括癸酸(C10)、十一酸(C11)和月桂酸(
2023-06-14
科研人员揭示中链脂肪酸受体的配体识别和G蛋白偶联的分子机制
游离脂肪酸由以羧酸为末端的碳氢链组成,是人类和动物的主要能量来源,在许多细胞功能中扮演着重要的信号分子角色。中链脂肪酸是一类碳链长度为8-12个碳的羧酸,包括癸酸(C10)、十一酸(C11)和月桂酸(
2023-06-13
《癌细胞》:紫杉醇也能做免疫治疗药物?科学家发现,紫杉类药物可诱导T细胞释放细胞毒性外囊泡,诱导癌细胞凋亡,并增强癌细胞杀伤能力
近期,荷兰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Cancer Cell上发表了有关紫杉类药物抗癌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揭示紫杉类药物可诱导T细胞释放有细胞毒性的胞外囊泡,以诱导癌细胞凋亡,并能同时增强T细胞受体(T
202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