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子刊:高危乳腺癌患者保持合理的生活方式,与复发风险降低37%、死亡风险降低58%有关!
发现,运动、不吸烟、多吃蔬果、少喝含糖饮料与乳腺癌复发之间的关系较为显著,而BMI、喝酒、吃红肉和加工肉类与复发之间并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关联。 另一方面,运动、不吸烟、多吃蔬果、少喝含糖饮料、少吃
63万人队列发现,抑郁症心理干预治疗后的可靠改善与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12%、全因死亡风险降低18%有关
与60岁以上年龄组相比,60岁以下患者的抑郁症可靠改善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相关性更高。与抑郁症未可靠改善的患者相比,心理干预治疗后得到可靠改善与患者全因心血管事件风险下降15%、全因死亡风险下降23%,
BMC重磅发布:8万余人32年随访研究揭示,每天增加3份茶、蓝莓等富含类黄酮的食物,全因死亡风险降低8%!
饮食与健康已成为全民关注的话题,都说“药补不如食补”,关注饮食的科学性和营养平衡已成为维持健康的重要一环。
每年导致300万人住院、6万人死亡,世界首款RSV疫苗获批上市
FDA要求GSK进一步研究评估该RSV疫苗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和格林-巴利综合征的风险。此外,GSK还表示将评估该疫苗与房颤的风险。
研究发现每天喝茶或咖啡,降低死亡风险
研究表明,无论是单独喝茶和咖啡,还是将茶和咖啡一起饮用,都与全因、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之间有相关性,每天喝一杯咖啡或三杯茶,每天喝1-2杯咖啡和2-4杯茶的参与者死亡风险最低。
PNAS:复旦大学刘铁民/孔星星合作揭示骨骼肌PARP1通过AMPK调控线粒体稳态,延长寿命的新机制
人类衰老的生物学基础仍然是最大的未解科学问题之一。衰老是一个以细胞功能逐渐退化为标志的复杂过程,受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影响。线粒体作为细胞的主要能量枢纽,是高度动态的细胞器,越来越多的证据
过万人18年随访发现,含糖饮料和全脂牛奶与2型糖尿病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升高20%有关
近期,《英国医学杂志》发表了一项前瞻性队列分析,研究涉及一万五千余名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长达18.5年。分析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人喝含糖饮料和全脂牛奶与全因死亡风险升高20%有关,而咖啡、茶、水、低脂
杜克大学团队:雄性动物肾脏细胞对铁死亡损伤修复能力弱;雌性动物则抵抗力更强
铁死亡自2012年被提出以来,一度成为科研工作者们研究的“新宠”。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的,区别于细胞凋亡、细胞坏死、细胞自噬的新型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与多种生物学情况密切相关
STTT | 哈尔滨医科大学杨宝峰/杜伟杰发现心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抑制缺血性心力衰竭中肿瘤铁死亡的敏感性
一般来说,心力衰竭(HF)患者患癌症的风险较高。铁死亡已被认为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策略人类癌症。外泌体在近端和远端器官-器官通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以旁分泌方式调节疾病。
分析40项临床试验数据发现,地中海饮食四项全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及相关死亡效果优于另外6种饮食方案
如果将二者相互比较的话,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地中海饮食在预防全因死亡或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方面优于低脂饮食方。不过总的来看,地中海饮食带来的获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