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Nanotechnol:表面携带特定过敏原和抗Siglec-6抗体的纳米颗粒可抑制过敏反应,在小鼠实验中成功率为100%
当Scott团队将他们开发的纳米颗粒与抗体混合时,接近100%的抗体成功地附着在纳米颗粒上,而不会失去与特定靶标结合的能力。
脂质聚合物混合纳米颗粒可能成为癌症治疗量身定制的下一代方法
癌症是所有健康问题中高度分级和广泛传播的疾病,是全球死亡率和发病率的主要原因。2018年发现了1800多万癌症患者,其中900多万人死亡。到2040年,这一数字将翻一番。
JECCR:南京中医药大学团队揭示人参来源纳米颗粒“补强”免疫治疗新机制!
此前南京中医药大学团队开展的研究中,就尝试利用GDNPs与PD-1抑制剂协同,实现“中西医结合抗肿瘤”,本次研究则进一步补全和拓宽了GDNPs的起效机制和关键环节,希望这套中西合璧的战术能发扬光大,
Nature子刊:张良方团队开发“即插即用”纳米颗粒平台,为癌症等疾病治疗带来新手段
近年来,细胞膜包被纳米颗粒(CNP)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显示出了希望。通过用天然细胞膜包被合成纳米颗粒核心,所得到的CNP显示出一系列细胞表面标记,使它们能够重现天然的细胞相互作用,并用于一系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者们揭示了肺靶向脂质纳米颗粒递送可溶性PD-L1 mRNA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以非心源性肺水肿、双侧胸片混浊和严重低氧血症为特征的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其病因包括肺和肺外因素,如细菌性和病毒性肺炎、误吸、肺挫伤和严重全身感染。
狙击肿瘤转移,肖海华团队开发新型纳米颗粒,将光动力疗法与免疫疗法双效合一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靶向mTOR信号通路可以为抗癌药物提供一个有前景的靶点,纳米颗粒通过局部产生氧化应激和诱导免疫反应,为预防和治疗肿瘤转移和肿瘤复发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方法。
PNAS:新型RNA纳米颗粒疗法或能阻断人类多发性骨髓瘤的扩散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RNA纳米颗粒疗法,其或能促使多发性骨髓瘤无法移动及发生突变,这种新型疗法或能关闭血管中一种吸引癌症的功能,从而使得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扩散的通路失去功能。
上海交大宋海云/樊春海团队等开发脂质重编程纳米颗粒,改善癌症免疫治疗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创新策略,通过基于纳米颗粒的脂质代谢重塑来恢复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TME)中的树突状细胞(DC)的功能,进而改善肿瘤免疫治疗效果,并拓宽了我们对癌症免疫治疗的理解。
微小RNA-纳米颗粒治疗癌症
结直肠癌(CRC)仍然是世界上第三大诊断恶性肿瘤和第二大流行癌症,由于新的治疗方法,其死亡率一直在稳步下降。CRC病因涉及遗传和环境风险因素,反过来结直肠癌在20%的患者在诊断时引起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