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西北大学研究团队《自然》发文:推动揭示2型糖尿病等复杂遗传病的分子机制

 北京时间1月28日凌晨,《自然》(Nature)杂志发表了西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组严健教授团队及其合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系统解析非编码DNA突变对转录因子结合的影响》,为揭示2型糖尿病等复杂疾病的遗传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是后基因组时代的一项突破性研究进展。该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公布了该团队成功利用SNP-SELEX技术,分析人

2021-01-29

揭示生物和社会因素或有望帮助理解人类衰老发生的分子机制

2021年1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Ageing Research Reviews上的三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南加州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指出,为了深入理解人类机体衰老的分子机制,我们就需要分析多种生物学和社会因素对机体衰老所造成的影响。将社会和行为因素与生物学机制结合起来,对于在衰老研究方面取得有意义的研究进展至关重要

2021-01-19

eLife:利用光遗传学控制肠道细菌代谢,竟可延长宿主寿命

2020年12月20日讯/生物谷BIOON/---已有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可以影响宿主生命的多个方面,包括衰老。鉴于人类肠道环境的复杂性和异质性,阐明特定微生物物种如何有助于长寿一直是一个挑战。为了探索细菌产物对衰老过程的影响,来自美国贝勒医学院和莱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开发出一种利用光遗传学(optogenetics)直接控制生活在秀丽隐杆线虫肠

2020-12-20

西雅图遗传学HER2靶向TKI口服药物Tukysa获欧盟CHMP推荐批准!

Tukysa能够有效治疗脑转移瘤。

2020-12-16

张锋等团队开发新技术,为系统性遗传学研究奠定基础

 人类遗传学研究发现了成千上万个基因座的遗传变异与复杂的人类疾病之间的关联。特别是,对基于三重基因的全外显子测序(WES)的分析表明,存在大量的从头丧失功能的变异,这些变异导致了神经发育病理的风险,包括自闭症谱系障碍和神经发育延迟(ASD / ND) 。与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确定的常见变体相比,此类从头风险变体通常具有较大的效应量,高度

2020-12-03

elife:光遗传学帮助开发亨廷顿动物模型

亨廷顿舞蹈病是一种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由于大脑纹状体核中神经元的变性导致运动,认知缺陷和精神疾病的改变。 UB神经科学研究所(UBNeuro)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研究对这种疾病的发展所涉及的神经元回路之一进行了描述:背外侧纹状体核(DSL)中的次级运动皮层(M2)的连接。

2020-11-12

Sci Rep:牛皮癣发生的免疫机制

全球有超过1.3亿人患有寻常型牛皮癣,这种慢性病的特征是皮肤发炎,鳞屑和干燥斑块。但是,其病理还不完全清楚。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Fujita Health大学的皮肤病学研究人员发现了导致牛皮癣发作的复杂细胞机制,并强调了未来治疗的潜在治疗靶点。

2020-12-04

Nat Commun:遗传学技术有助于阻止疟疾传播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采用一种称为“种群修饰”的策略,通过CRISPR-Cas9系统将防止寄生虫传播的基因导入蚊子染色体,因此在利用遗传技术控制疟疾传播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2020-11-04

PLoS Med:女性孕期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或与后代机体DNA的表观遗传学修饰改变直接相关

2020年11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南安普敦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肥胖的孕妇或能通过改善饮食和更多的体育锻炼来帮助降低其后代所面临的健康风险;相关研究调查了高糖对妊娠糖尿病女性的影响以及对婴儿机体DNA的改变。如今妊娠糖尿病在全球女性中越来越普遍,而且人群的肥

2020-11-16

研究揭示反刍动物瘤胃功能创新的多种遗传进化机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反刍动物遗传与进化研究中心在反刍动物瘤胃进化研究领域取得了新进展,并以“Modes of genetic adaptations underlying functional innovations in the rumen”为题,于11月5日《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杂志在线发表。该论文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