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Med:首次在人体中证实光遗传学可以恢复失明患者的部分视力

2021年5月28日讯/生物谷BIOON/---自2000年代中期的早期以来,光遗传学凭借它用光激活神经元的潜力,成为恢复盲人患者视力的一项有希望的技术。近年来,至少有两家公司宣布开始进行临床试验,在人体中测试基于光遗传学的疗法,其中的一家公司最近宣布,因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而失明或几乎失明的患者在治疗后可以检测到光和运

2021-05-28

科研人员基于月季基因组和遗传学分析提出“皮刺储水”功能新假说

  皮刺是指植物表皮或皮层形成的尖锐突起,通常被认为是植物的防卫适应组织,保护植物免受动物、病原体或机械伤害。许多蔷薇科、豆科和芸香科等植物的茎杆、叶子和果实上都有皮刺,但幼嫩或发育早期的皮刺功能尚未得到揭示。月季花(China Rose)为蔷薇科(Rosaceae)蔷薇属(Rosa)植物,一般指月季(Rosa chinensis)。月季

2021-06-03

研究揭示水生植物莲两生态型间表型适应性分化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特色水生经济植物莲其自然分布区包括两种分别适应高低纬度气候环境的生态型:温带型(亚洲高纬度温带及寒带)和热带型(亚洲及澳大利亚北部低纬度热带)。莲的地下茎俗称藕或藕带,是区分温带型(地下茎膨大成藕,具有明显的年生长发育周期)和热带型莲(地下茎鞭状不膨大,常年无明显停顿生长)的重要器官,其表型分化体现了莲表型对不同纬度气候环境的适应性进化。DNA甲基化修饰是一

2021-05-09

研究开发出光遗传学新型光控元件蛋白cpLOV2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王俊峰课题组与三家国外团队(教授黄韵、教授韩纲和教授周育斌课题组)合作,基于燕麦蓝光受体蛋白LOV2,进行了优化循环排列(Circular permutation)设计,获得了能够提供不同锁定界面的光控开关元件蛋白cpLOV2,进一步拓展了LOV2系列蛋白在光遗传学工程中的应用。研

2021-05-10

Nature子刊揭示高血压的遗传机制

  高血压大家都不陌生,中国高血压调查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2015年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7.9%,也就是说约每3位成人中就有1例高血压患者,同时患病率趋势总体还在持续走高。而且,高血压是冠心病(CHD)和中风的主要驱动因素,也是世界范围内致残和过早死亡的最重要原因。关于高血压发病机制的研究从未停止,肾脏是与血压调节、高血压和抗高

2021-05-20

Science:间歇性“休整”通过表观遗传学重塑过程恢复CAR-T细胞功能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简称 “CAR-T”)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肿瘤患者的治疗。 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系统癌症患者中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结果,但其抗癌活性可能受到CAR-T细胞功能有效性的限制。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来自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Crystal L. Mackall教授课题组表征了连续活动引起的CAR-T细胞衰竭相关的表型和表观基因组变化,以及短暂休

2021-04-03

科学家发现或会促进机体终生压力易感性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2021年3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Neuroscience上题为“Long-term behavioral and cell-type-specific molecular effects of early life stress are mediated by H3K79me2 dynamics in

2021-03-25

研究提出新型快速鉴定重要基因功能的遗传学方法

  近期,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志勇课题组在Development上,在线发表题为《嵌合CRISPR-stop技术实现核心基因突变的快速表型分析》的研究成果。小鼠和人类的听觉系统在发育及功能上较相似,因此,利用小鼠模型筛查耳蜗听觉毛细胞发育过程中的

2021-03-15

裙带菜遗传育种群体构建与性别决定机制研究方面获进展

  近日,国际藻类学期刊Journal of Phycology在线发表了中科院海洋所在大型经济褐藻遗传育种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海藻种质库团队根据裙带菜生活史的特点,提出了构建双单倍体(DH)群体的方法,并研究了孤雌生殖与雌雄同体表型的遗传规律,为海带目褐藻遗传育种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学支持,为揭示裙带菜性别决定的遗传学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2021-04-12

PNAS:“实时”转录组揭示果蝇接种肿瘤细胞后的免疫防御机制

此前研究发现,通过将致癌的RasV12细胞注射到成年雄性果蝇中,会在经过几天的滞后期后大量繁殖,并导致2至3周后果蝇死亡。针对这一现象,来自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的Jules A. Hoffmann团队等人对细胞注射期间的转录组特征进行了研究。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的《PNAS》杂志上。

2021-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