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光遗传学工具揭示出蝇的社会行为

一项研究说,一种准确控制自由运动的果蝇的行为和神经活动的自动化技术可以让科研人员系统地测绘果蝇脑的社会记忆回路。社会互动对于实现诸如吸引配偶等重要的需求具有关键作用。但是人们对于根据社会互动学习形成记忆的能力背后的神经回路几乎没有了解。

2014-03-25

Nat Biotechnol:开发出可揭示疾病遗传机制的新型技术

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开发出了一种分析后代机体DNA的新型技术,其可以帮助揭示后代机体中特殊的基因的来源情况。

2014-03-15

Devel Cell:科学家鉴别出大脑神经发育的关键遗传分子机制

来自日本理化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PcG蛋白家族成员调节控制基因Meis2活性的分子机制。

2014-03-12

PLoS Genet:新研究为揭示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希望

来自麦基尔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染色质结构对于控制基因活性,尤其是胚胎的正常发育的重要性,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著名遗传学杂志PLoS Genetics上。

2014-01-19

‎Int J Cancer:研究揭示NEDD9在肺癌转移中的生物功能和分子机制

研究揭示NEDD9在肺癌转移中的生物学功能和分子机制。

2013-11-19

BMC Genomics:水稻表观遗传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机制,DNA甲基化在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为了深入了解水稻甲基化的格局,评估其生物学意义,最近,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马普进化基因组学青年科学家小组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以及上海肿瘤研究所合作,构建了水稻及其野生近缘种的单碱基分辨率的DNA甲基化图谱。

2012-09-24

Science:揭示遗传结构Rhg1促使大豆对包囊线虫产生抗性的分子机制

2012年10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威斯康星大学的科学家揭示了,3个相邻的基因可以使得大豆对大多数使其损伤的疾病产生抗性,这三个基因在染色体上并行排列,当其进行复制的时候就可以使得大豆对疾病产生抗性,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Science上。 大豆包囊线虫病是大豆主要感染的疾病,感染大豆的线虫在土壤中存活时间很长,其对于大豆危害极大。

2012-11-18

NCB & PNAS:何川、蒋华良等表观遗传分子机制研究获进展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蒋华良课题组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何川课题组合作,针对胸腺嘧啶DNA糖苷化酶及细菌转录因子AgrA在表观遗传与转录调控中的作用开展研究,取得了良好进展。研究论文分别于2012年2月及2012年5月在线发表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和PNAS上。

2012-05-25

Nat Genet:遗传突变促进乳腺癌发生的分子机制

2012年9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癌症研究者通过对44例和乳腺癌相关的遗传突变体进行研究,发现为何这些遗传突变或风险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这就为未来开发出个体化疗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见解,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9月24日的国际杂志Nature Genetics上。

2012-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