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愤怒的小鸟”发动粉丝保护濒危鸟类
1月4日电网络游戏“愤怒的小鸟”创造者——芬兰罗维奥娱乐有限公司与国际鸟类联盟联手致力于拯救世界濒危鸟类,为此创办相关网站,介绍濒危鸟类现状,推出“愤怒的小鸟”最新版本游戏,并进行捐赠活动。 据芬兰媒体4日报道,罗维奥公司创立的新网站网址为http://birdlife.angrybirds.com,可供“小鸟”粉丝们了解濒危鸟类现状,玩专为此开发的游戏,并为拯救189种濒危鸟类进行捐赠。
科学家创建鸟类鸣管3D模型揭开唱歌秘密
腾讯科学讯(过客/编译)丹麦研究人员已经制作了斑胸草雀的微小发音器官模型。这项研究识别了鸣管器官如何适应于颤音,甚至如何在飞行过程中也能进行调整。根据这个团队的研究,尽管进一步了解了鸟鸣中的神经控制,但是对鸟类身体方面的能力了解的较少。 3D模型的正反面,展示了被肌肉所环绕的骨头。
秘鲁安第斯山脉现鸟类新物种 全身彩色吃果实
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的鸟类学者8月8日在秘鲁安第斯山脉考察时发现了一种全身彩色、吃果实的鸟类新种,并为之命名。这一发现的论文发表在了美国鸟类学者协会的官方出版物《海雀》(The Auk)杂志上。 该鸟类新种被命名为“Sira Barbet”,学名为“Capito fitzpatricki”。该鸟类的面部为黑色,腹部呈灰白色,胸部是鲜红色。
著名鸟类学家钱燕文逝世 享年89岁
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钱燕文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1月29日凌晨2时30分在北京中关村医院去世,享年89岁。 钱燕文为浙江海宁人,1923年6月16日出生于北京。1948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获得学士学位。1948-1950年在农林部水产实验所工作,任技师。1951年到中国科学院动物标本整理委员会(动物研究所前身)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PLoS ONE:揭示茶田景观中自然防风林对鸟类多样性的影响
防风林的生长常常会形成网络状的森林栖息地。这种生长状态能够增加连通性从而对生物的多样性起到保护作用,但是还没有关于这种保护效应的研究。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协同进化组的Rachakonda Sreekar与他的同事在印度南部高止山脉的KMTR自然保护区以及其附近的防风林中进行了对于以上问题的相关研究。他们所研究的防风林由残存的当地自然森林组成,在茶田中以网状结构分布。
:新研究称鸟类“印记行为”与甲状腺激素有关
刚出生的雏鸟会将首次看到的移动物体视为“父母”,这就是鸟类的“印记行为”。日本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鸟类脑内的甲状腺激素对这一现象的产生起到关键作用。 “印记行为”是通过直接印象进行的学习行为,只限于鸟类出生后很短时间内,错过了这段时间,这种学习能力就会丧失。
Nature:郑晓廷等早期鸟类繁殖行为研究获进展
3月18日,《自然》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忠和院士及其团队成员与山东临沂大学郑晓廷、王孝理、王岩,以及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Fritz Huchzermeyer合作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早白垩世鸟类卵泡的精美保存对研究恐龙繁殖行为的意义”(Exceptional preservation of ovarian follicles in Early Cretaceo
H7N9病毒传播路径被揭示:迁徙候鸟—鸭群—家禽
禽流感为什么能够传染给人类一直是科学家们想解开的谜。5月1日和5月3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柳叶刀》《科学》分别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科技人员关于H7N9病毒溯源和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跨种间传播机制研究的两项重要成果。 近一段时间,我国多地发现人感染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
社交学习看来对迁徙的鸣鹤是至关重要的
鸟的迁徙路线——常常有几千英里的长度——究竟有多少受到遗传的控制及有多少是从经验中学到的?这是一个研究人员多年来一直在设法弄清的谜团。在北美鸣鹤于上个世纪近乎灭绝之后所启动的一个强力的恢复其种群的保护措施现在正给人们提供有价值的见解。Thomas Mueller及其同事分析了为期8年的来自美国威斯康辛州Necedah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的一个具体的鸣鹤种群的数据,这些鸣鹤完全是在圈养中繁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