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后疫情时代精神健康危机:警惕药物滥用,加强自我调节

已有多项研究证明新冠疫情对全球精神健康产生了结构性威胁。我国“新十条”发布后,此前的社会心理问题或能出现一定的缓解。然而全新的形势变化也将带来新的挑战。

2022-12-16

国际生物科学杂志: 4-辛基衣康酸通过激活Nrf2和负性调节PD-L1调节脓毒症小鼠的免疫平衡

脓毒症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健康挑战,死亡率很高。由于可用有效治疗方法有限,及时诊断、液体复苏和立即使用适当的抗生素治疗是缓解相关症状和减少脓毒症恶化的关键。

2022-12-14

研究发现Setd2调控调节性T细胞抑制肠道炎症的机制

该研究发现Setd2可以维持小鼠肠道以及肠道相关淋巴组织中Treg细胞的自稳态,对肠道tTreg细胞GATA3和ST2的表达有支持作用,并抑制肠道炎症性疾病的发生。

2022-12-09

Nat Genet:科学家利用空间单细胞转录组学技术成功对人类的弥漫性中线胶质瘤进行了可视化研究

来自达纳-法伯/波士顿儿童癌症和血液病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利用空间单细胞转录组学技术对不同年龄组和不同部位的癌细胞的结构进行了可视化研究。

2022-12-19

Mol Cell Proteomics:科学家识别出了药物吉西他滨耐受性产生的关键代谢调节子 有望帮助抵御人类胰腺癌

来自Roswell Park综合癌症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参与癌细胞对药物吉西他滨耐药的关键代谢调节子,吉西他滨是一种用于治疗PDAC的标准化疗手段。

2022-12-26

小核酸药物:MiR21通过调节Hippo信号通路抑制子痫前期

子痫前期(PE)是妊娠的主要并发症,以妊娠20周时新发的高血压和蛋白尿为特征。这种多系统疾病影响全球高达4%-5%的孕妇,并导致一系列不良围产期结局,主要归因于早产,继而发生母婴并发症、宫内生长受限

2022-12-09

科研人员解析双功能锌指蛋白类转录因子GmZFP7调控大豆异黄酮积累的分子机制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大豆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创新团队研究发现一个双功能锌指蛋白类转录因子GmZFP7可正向调控大豆异黄酮积累,为大豆异黄酮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新植

2022-12-06

Theranostics: 靶向PI4KA通过调节ERK/AMPK/OXPHOS轴增加难治性白血病化疗敏感性

白血病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特征是广泛的分子改变,这些改变会影响临床结果,并提供潜在的药物开发靶点。然而,化疗耐药的出现明显阻碍了化疗效果,并预示着预后不良。

2022-12-12

Mol Cell:揭示两种转录因子全局性抑制乙酰辅酶 A产生从而促进肝癌产生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肝癌细胞减少了一种中心代谢分子的产生。通过这种方式,全局性代谢发生改变,从而使得肝脏中的肿瘤细胞能够更快地生长。

2022-11-28

Molecular Cancer:外泌体生物发生、机制、调节和治疗癌症的意义

外泌体是直径约30-150 nm的胞外小泡,由多泡小体(MVB)与质膜融合而分泌。自从它们在20世纪80年代首次被可视化和描述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外显体研究领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202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