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癌症通讯》:曹/王春梅/徐瑞华课题组合作,发现影响胃癌免疫治疗的关键位点!

研究者们在论文中表示,本次研究初步提示了MFSD2A作为胃癌免疫治疗预测性生物标志物,以及增敏免疫治疗靶点的价值,但后续仍需进一步分析MFSD2A更适合单独使用还是联合应用

2023-08-11

华科大朱锦/刘奕静团队通过调控微针内脂质体设计,提高牛皮癣治疗效果

最后,制备了包覆地塞米松的脂质体作为银屑病治疗的药物,并通过对银屑病样动物模型进行微针透皮给药治疗

2023-10-03

Cell:研究发现人感染H3N8禽流感病毒在貂间通过空气传播机制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研究团队和中国农业大学刘金华团队合作,揭示了人源性H3N8禽流感病毒已获得在雪貂间通过空气传播的能力。

2023-09-06

许晓阳/章晴团队开发mRNA-LNP介导的细胞焦亡疗法,增强肿瘤免疫治疗效果

在多个免疫冷肿瘤小鼠模型中,研究结果表明,mRNA-LNP触发的细胞焦亡可以抑制肿瘤生长和延长小鼠模型总生存期,并伴有促炎细胞因子的刺激和促进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募集。

2023-09-05

Cell:叶克强/李丹/张振合作开发新型示踪剂,有望创新帕金森病诊断方法

该研究针对放射性配体的开发为α-Syn的显像和突触核蛋白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先导化合物[18F]-F0502B,在脑显像中能够提供病理生理学和分子水平信息,可以在不同的突触核蛋白病中有成像应用,

2023-07-10

Cell Reports丨曹团队发现泛素化修饰调控免疫炎症的新机制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免疫学系暨中国医学科学院免疫治疗研究中心曹雪涛院士团队在Cell Report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 RNF138 inhibits late in

2023-03-06

Nature子刊:孙宝林/于丹/舒琴等揭示金黄色葡萄球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调控万古霉素耐药性发生的分子机制

该研究利用修饰组学分析鉴定了金黄色葡萄球菌NOS内源NO的S-亚硝基化修饰靶点,揭示了细菌NOS及其内源产生的NO通过介导靶蛋白的S-亚硝基化修饰以促进万古霉素耐药性发生的具体分子机制

2023-05-11

复旦大学蒋晨/孙团队开发新型递药系统,触发转胞吞作用,增强胰腺癌治疗

该论文报道的药物递送系统由于其特殊的设计,较之传统设计显示出更好的肿瘤穿透性,并且在原位PDAC模型中显示出优异的抗肿瘤效果。此外,该递送系统具有高度兼容性,可以作为一个有潜力的药物递送平台

2023-04-18

团队破解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造血再生机制

该研究深度解析了HSPCs在allo-HSCT各阶段的调控过程,为allo-HSCT后可能出现的PGF、免疫重建差异和GVHD等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2023-03-21

北大生科院新任院长陈梅最新论文:揭示miRNA-SPL9在热形态发生中的关键作用

该研究揭示了一个以前未被描述的基因回路——miR156-SPL9,它使植物的生长具有可塑性,以响应环境温度和光照变化。

202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