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肿瘤学》:新型双特异性抗体,有望成为对抗各种HER2阳性实体瘤的利器!
这项研究发现HER2双特异性抗体Zanidatamab对乳腺癌和胃癌以外的癌症也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一线、复发/难治适应症同时在我国获批,罗氏血液肿瘤创新药物优罗华®将改写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标准
优罗华®独有的治疗靶点、独特的作用机制和创新的药物结构决定了其精准、高效的治疗优势。
靶向 c-Met,荣昌生物ADC药物RC108在美国获批临床,治疗实体瘤
c-Met是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与其配体(肝细胞生长因子)结合后,可激活多种不同的细胞信号通路,涉及肿瘤增殖、运动、迁移及侵袭等功能。
Science:合成IL-2回路促进CAR-T细胞浸润免疫抑制性的实体瘤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设计出携带合成细胞因子回路的治疗性T细胞,在其中,肿瘤特异性synNotch(synthetic Notch)受体驱动IL-2的产生。
Sci Transl Med:科学家有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引导的个体化药物组合策略来治疗人类复发性/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人工智能(AI)平台,其或能识别出患者特定的药物组合来帮助治疗淋巴瘤复发的患者。
Europe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使用叶酸受体α靶向双模态纳米探针对胶质母细胞瘤进行PET/NIR-II荧光成像和术中导航成像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是最常见、最致命的脑肿瘤之一。目前,治疗脑胶质瘤最常用的方法是手术切除,并辅以术后放疗和化疗。
NK细胞与实体瘤:治疗潜力和持续障碍
在过去的十年里,癌症免疫治疗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在免疫检查点抑制[1]和过继细胞治疗(ACT)的形式,这包括在体外扩增时注入自体或同种异体淋巴细胞,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基因工程。
MD安德森癌症中心找到能增强实体瘤免疫治疗效果的新方法
肿瘤细胞能够通过表达免疫检查点的配体等机制,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除了PD-1/PD-L1外,肿瘤细胞还高表达CD47,通过与巨噬细胞表面的SIRPα结合
Nature:揭示ILC2在保护身体屏障组织免受寄生虫感染和炎症引起的肠道损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2型先天性淋巴细胞在保护身体屏障组织免受寄生虫感染以及免受与过敏性炎症和哮喘有关的损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关研究结果于2022年11月2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
《自然》子刊:苏州大学团队构建“特洛伊木马”工程菌,穿透血脑屏障,直捣胶质母细胞瘤
本项研究巧妙地利用了兼性厌氧型细菌能够穿透血脑屏障并特异性定植在GBM肿瘤内部的特点,将其开发为药物递送的有效载体,再结合纳米颗粒光热诱发这样的非侵入性新型治疗手段,最终实现了对GBM的高效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