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R:汤富酬团队揭示胃癌肿瘤异质性及不同分化状态的关键分子特征
该研究通过对胃癌根治手术标本中配对的癌旁、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进行系统性多点采样和单细胞多组学(基因组、DNA甲基化组、染色质状态组以及转录组)测序分析,揭示了不同胃癌患者癌细胞基因表达异常的共性规律
上海药物研究所谭敏佳团队揭示了天然产物的共价修饰靶点及其抗肿瘤活性的潜在分子机制
具有巨大结构多样性的天然产物对各种疾病具有治疗作用,大约25%-50%的上市药物来源于天然产品。含有亲电基团的一类天然产物能够与蛋白质的亲核试剂形成不可逆键。
Nature 子刊:上海交大左小磊团队开发基于DNA框架的多维分子分类器,实现前列腺癌精准诊断
该研究发现,该信号报告体系,可在单分子、单颗粒水平实现对荧光分子、酶分子以及纳米颗粒等多种信号报告基团的化学计量比控制,实现了包括microRNA、mRNA、蛋白以及小分子等多种生物标志物的信号转化。
Nat Nanotechnol | 上海交通大学左小磊等合作开发基于DNA框架的多维癌症诊断分子分类器
准确反映临床行为的疾病分子分类奠定了精准医疗的基础。计算机内分类器的发展加上基于DNA反应的分子实现标志着更强大的分子分类的关键进步,但处理多种分子数据类型仍然是一个挑战。
深圳先进院严飞团队通过超声分子成像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评估肿瘤转移潜力
为了实现对肿瘤EMT变化的在体检测,研究团队对处在不同EMT状态的早期荷瘤小鼠和晚期荷瘤小鼠通过尾静脉注射了E-cad-GVs/N-cad-GVs超声分子探针,并对肿瘤进行超声分子成像检测。
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国立医学院研究者总结了适配体在脑肿瘤精确诊断和荧光引导手术中的潜在应用
胶质瘤是成年人最常见和最具侵袭性的脑肿瘤。脑肿瘤的初步诊断通常基于MRI、CT、PET/CT,并在肿瘤切除或组织活检后进行进一步的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
科学家最新总结了一种蛋白激酶在血液系统肿瘤中的分子和临床研究进展
PIM激酶(Moloney白血病病毒的前病毒整合位点)是一个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在细胞发育、免疫调节和肿瘤发生中发挥作用。对原始Pim-1的早期研究导致发现Pim-1家族在淋巴瘤中的致癌作用。
科学家首次证实,肿瘤和血液中CD8+T细胞克隆多样性是免疫治疗的关键
基于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的肿瘤组织和血液样本,Puig-Saus等发现,无论癌症患者对免疫治疗是否有反应,他们体内都存在能识别肿瘤新抗原的效应T细胞,而且都是只识别少数新抗原;不过,不同反应
科学家开发了诊断子宫颈癌和治疗免疫抑制的肿瘤微环境的新方法
宫颈癌(CC)是妇科第三大常见癌症和第四大致死原因,但其确切进展尚不明确,主要是由于肿瘤发生的不同阶段肿瘤微环境变化的高度复杂性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