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经过改造后产生乳酸的益生菌有望治疗大脑自身免疫性疾病
当人体的免疫系统会攻击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细胞时就会在大脑中发生自身免疫。大脑自身免疫是包括多发性硬化症(MS)在内的多种疾病的核心。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益生菌来抑
工程乳酸菌能够加速伤口愈合,首次人体Ⅰ期试验数据良好
复杂或不愈合的伤口,包括在标准护理下 4 周或更长时间不愈合的伤口,是一个与代谢性疾病和衰老有关的日益严重的医疗问题。然而,具有加速伤口愈合疗效的可用治疗方法非常少。
最新研究揭示,STK11突变型肺癌中的乳酸可抑制抗肿瘤免疫应答
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和MD安德森癌症中心等知名机构的研究团队共同发现,肺癌微环境中的T细胞,也会在特定条件下被乳酸“酸倒”,导致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TME)的形成
《细胞·代谢》:南京医科大研究团队首次揭示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吲哚-3-乳酸影响结直肠癌发展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在最近的《细胞·代谢》杂志上,南京医科大学的刘星吟教授团队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2],植物乳杆菌L168及其代谢产物吲哚-3-乳酸(ILA)可以改善肠道炎症和肠道微生态,抑制结直肠癌的发展。ILA可以使
Science子刊:彭小忠/鲁帅尧/胡云章/施建东团队发现芳香烃受体是新冠病毒宿主因子和潜在治疗靶点
该研究发现,SARS-CoV-2感染激活了AhR信号,被激活的AhR入核后通过抑制IFN-1驱动的抗病毒免疫和上调ACE2受体表达进而促进病毒复制。药理学上的AhR阻断或AhR基因敲除减少了SARS-
Cell子刊:刘星吟团队揭示肠道微生物代谢物吲哚-3-乳酸的抗肿瘤免疫新机制
该研究首次阐释了肠道微生物代谢物吲哚-3-乳酸通过调控染色质的可及性进而调控胆固醇代谢影响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表观遗传学机制,为肠道微生物介导的抗肿瘤免疫的表观遗传机制提供了全新的见解,为CRC患者的防
《自然·免疫学》:科学家首次发现,长期压力会导致肠道乳酸菌减少,促进肠道免疫细胞进入大脑诱发抑郁
这篇研究表明长期压力可以导致易感个体出现肠道菌群失调和乳酸菌数量下降的现象,而这会促进肠道γδT细胞和γδ17 T细胞上的增加,这些细胞会迁移到硬脑膜处,进而促进神经病理和抑郁相关的行为的发生。
Nat Metab:我国科学家首次通过乳酸化组分析揭示了肝细胞癌的代谢适应新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我国科学家首次对肝细胞癌(HCC)队列进行了乳酸化组(lactylome)分析。他们进一步对底物蛋白的关键乳酸化位点进行了功能研究,以揭示HCC中新的代谢适应机制。
Nat Commun:机体中所产生的乳酸或能让抗癌免疫细胞恢复活力
来自西南医学中心Simmons癌症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表明,作为在剧烈运动期间细胞所产生的一种代谢副产物,乳酸或许能恢复免疫细胞抵御癌症的能力。
高金明/傅阳心/李博等发现代谢“废物”乳酸,能增强抗肿瘤免疫力
该研究首次阐明乳酸在多种肿瘤模型中通过增加CD8+T细胞干性促进抗肿瘤免疫力。这一发现有望被用于开发新的策略,从而增强免疫疗法的抗肿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