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Immunol:科学家有望开发出攻克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疗法
2020年1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Immun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辛辛那提儿童医学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小鼠机体中描述了一种完整的新型分子过程,其或能诱发T细胞驱动的炎症并引发不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研究结果对于治疗多种疾病都有一定的意义,比如多发性硬化症、1性糖尿病和炎性肠病等,同时还
Nat Immunol:科学家揭示控制自身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
2019年10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B细胞是一种能产生抗体抵御几乎无限数量病原体的白细胞,其对于任何有机体都至关重要,然而建立多样化的病原体识别系统往往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因为一些B细胞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失控,转而攻击机体自身的健康组织。这种自体反应的B细胞往往需要沉默并被保存到B细胞池中以便应对紧急情况,比如严重感染等,在活跃的B细胞池中我们往往无法找到特定的B细胞。近日,一项刊登
Nature:揭示蛋白UNC93B1抑制TLR7信号转导和阻止自身免疫反应机制
2019年10月8日讯/生物谷BIOON/---Toll样受体(TLR)家族的至少两个成员TLR7和TLR9可以分别识别自身RNA和也3DNA。尽管这些受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似,但是它们对诸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之类的自身免疫疾病的贡献可能截然不同。比如,TLR7和TLR9在SLE小鼠模型中具有相反的作用。这种疾病在TLR9缺陷型小鼠中
诺奖风向标:近年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重大成果!
2019年9月24日科睿唯安发布了2019年的引文桂冠奖,迄今为止,已有50位“引文桂冠奖”得主获得诺贝尔奖,其中29位在获奖两年内即斩获诺奖,因此引文桂冠奖也成为名副其实的诺奖风向标。来自美国国立犹太医学中心的研究者John W. Kappler和Philippa Marrack就获得了2019年的“引文桂冠奖”,其因通过在胸腺中的克隆消除发现了T细胞的耐受性,从而更深入地对类风湿关节炎、狼疮和
创新补体抑制剂获快速通道资格 治疗急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今日,致力于开发神经退行性和自身免疫疾病新疗法的生物医药公司Annexon Biosciences宣布,美国FDA授予其靶向补体蛋白C1q的单克隆抗体ANX005快速通道资格,治疗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é Syndrome,GBS)患者。此前,FDA已经授予ANX005孤儿药资格。GBS是一种罕见的急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攻击其外周神经系统导致
近期自身免疫性疾病重要研究成果解读!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研究成果,共同解读科学家们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与大家一起学习!图片来源:en.wikipedia.org【1】Nature:新型基因片段有望帮助开发抵御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型疗法doi:10.1038/s41586-019-1228-x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州农工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人类基因STING(干扰素基
用以杀灭病原体的CD8 调节性T细胞或能有效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2019年8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免疫系统能够衍生出多种复杂的机制来对微生物入侵者快速产生反应,同时还能保护宿主自身的组织,这种微妙平衡的调节主要依赖于免疫系统中两种主要的T细胞,其能被表面所表达的特殊蛋白质所区分,即CD4或CD8,这两种T细胞也被称为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通常认为,CD8 T细胞能够杀灭被微生物入侵感染的细胞并破坏外来或异常的细胞;然而,近日一项刊登
Science子刊:高度选择性化合物BMS-986165有望治疗一系列自身免疫疾病和慢性炎症性疾病
2019年8月4日讯/生物谷BIOON/---尽管近期在治疗自身免疫疾病和慢性炎症性疾病方面的进展已为一些患者提供了重要的益处,但是对于许多患者来说,未得到满足的医疗需求仍然很高,特别患有这些让人虚弱的疾病的患者需要更好的疗效和强劲的病情缓解。此外,代表当前治疗标准的许多疗法具有安全性问题,这要么限制了它的长期使用(比如,糖皮质激素),要么与宿主防御的显著下降相关,而这种宿主防御显著下降可导致严重
治疗自身免疫性出血疾病 创新疗法获批扩展适用范围
日前,DOVE Pharmaceuticals 公司宣布,FDA批准该公司的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Doptelet (avatrombopag)扩展适应症,治疗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成人患者。这些患者对前期疗法反应不足。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在美国约有6万名成年人受其影响。患者症状为血小板数量少,导致过度瘀伤和严重出血。当症状持续超过12个月时,
研究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肠道菌群紊乱且多样性降低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马雄教授研究团队在消化领域权威期刊《胃肠道》在线发表了题为《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肠道菌群改变》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揭示了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的肠道菌群特征。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由于最初的临床症状与病毒性肝炎症状相似,临床上诊断比较困难。因此,准确及时地监测出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特异性指标无疑对诊断以及进一步治疗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