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癌症》:中国医药大学团队找到“动摇”促癌蛋白KRAS的新疗法!
ADAM9i可提高所有PDAC细胞系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提高三倍以上,两者联合使用导致PDAC细胞的KRAS蛋白和下游通路下调,增强肿瘤细胞的凋亡。
2024-02-06
《自然·生物技术》:9分钟区分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的AI工具诞生了!
结果显示,iSTAR不仅准确性更高,而且速度更快。使用乳腺癌数据集进行分析时,XFuse需要1969分钟,而iSTAR仅需9分钟,比XFuse快了213倍。
2024-02-12
《自然·代谢》:二甲双胍又开新通路!斯坦福/哈佛团队首次证实,二甲双胍抑制食欲的机制竟与运动殊途同归
Jonathan Z. Long和Lydia Lynch团队的两项独立研究成果,共同证实二甲双胍通过增加血液中Lac-Phe的水平,进而抑制食欲,控制体重。
2024-03-22
Science:揭示自然突变和通过CRISPR基因编辑引入的工程突变对番茄大小的影响
数万年来,进化通过自然突变塑造了西红柿。然后,人类出现了。几个世纪以来,我们一直在培育和挑选具有我们喜欢的性状的西红柿。如今,CRISPR 基因组编辑技术让我们能够制造新的作物突变,从而进一步改善性状
2023-10-23
Cell :合成生物学的新前沿:对抗突变占主导地位的新策略
研究者利用合成生物学的策略,构建了一个模拟干细胞(stem cells)、前体细胞(progenitors)、和分化细胞(differentiated cells)分化过程的生物电路。
2024-02-14
研究发现线粒体DNA突变引发小肠衰老的全新通路与逆转方案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刘兴国课团队揭示了自然衰老动物的肠线粒体DNA突变随年龄变化的规律,并鉴定了类型为线粒体DNA低频点突变(0.005-0.05)。
2024-02-01
BMJ:近70万人研究发现,强迫症与非自然死亡风险增加230%有关!
对强迫症患者死亡风险的研究数据很少,且存在相反的结果,并且研究纳入的结局较少,仅关注自杀、药物使用等特定原因的死亡,或是总体的死亡,未记录具体死亡原因。
2024-02-02
PNAS | 海南医学院任瑞宝/蔡望伟/上海交通大学陈竺揭示年龄和突变数对克隆造血大小的影响
该研究比较了长寿(年龄≥90岁)和普通(年龄60 ~ 89岁)老年组的CH,发现长寿老年组的CH患病率显著升高,TET2和ASXL1突变显著增加。
2024-03-13
NATURE IMMUNOLOGY:双特异性抗体促进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HIV-1储存细胞的清除
近段时间,来自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医学系Nathan L. Board教授及团队报告了两种针对 HIV-1包膜蛋白和人类III型 Fcγ 受体的单链二抗体。
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