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线粒体DNA突变引发小肠衰老的全新通路与逆转方案
来源: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2024-02-01 10:02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刘兴国课团队揭示了自然衰老动物的肠线粒体DNA突变随年龄变化的规律,并鉴定了类型为线粒体DNA低频点突变(0.005-0.05)。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刘兴国课题组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NAD+ dependent UPRmt activation underlies intestinal aging caused by mitochondrial DNA mutations9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发现老龄动物的肠中线粒体DNA低频点突变(0.005-0.05)的特异积累。利用动物模型和类器官技术论证线粒体DNA突变累积,导致肠道衰老过程中NADH/NAD+氧化还原态的消耗,并通过激活转录因子5(ATF5)依赖的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UPRmt)激活,损伤Wnt/β-catenin信号和耗竭肠干细胞以引发肠衰老,并进一步开发出通过补充NAD+前体NMN(烟酰胺单核苷酸)的逆转衰老方案。
自古以来,肠道的器官稳态失衡被认为与个体衰老密切相关。肠上皮是成年哺乳动物中自我更新速度最快的组织,约4~5天更新一次。成年人的肠上皮由形成绒毛的分化细胞和隐窝中的干细胞组成。肠干细胞可以分化为不同的上皮细胞,从而形成有序的肠道结构,以维持肠道稳态和吸收、分泌、屏障与抗微生物功能等基本功能。然而,肠衰老的标志物和应答信号通路尚不清楚。目前,研究认为线粒体功能障碍是细胞衰老的重要原因。有研究表明老年人类临床肠道样本存在线粒体DNA突变的积累。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线粒体DNA突变累积是否以及如何调控肠衰老?这是未知之谜。
该团队揭示了自然衰老动物的肠线粒体DNA突变随年龄变化的规律,并鉴定了类型为线粒体DNA低频点突变(0.005-0.05)。为了解析线粒体DNA突变对肠衰老的因果作用,研究使用了线粒体DNA突变(线粒体DNA聚合酶γ-POLG突变)小鼠。这是广泛应用研究线粒体DNA突变引发衰老的实验模型。研究通过POLG突变小鼠和野生型鼠产生了四类不同线粒体DNA突变率的小鼠。其中,POLG突变纯合子小鼠的线粒体DNA突变率最高,且和自然衰老小鼠一样,主要积累低频点突变(0.005-0.05)。研究结合肠类器官技术和肠干细胞内源标记技术发现,相同月龄下仅POLG突变纯合子小鼠更早出现了肠衰老的表型,展示出肠类器官分化程度低和肠干细胞数量锐减的现象,说明高负担的线粒体DNA突变可促进肠衰老的发生。这为肠衰老提供了线粒体DNA低频点突变(0.005-0.05)这一新的生物标记。
该研究通过多组学分析和实验,聚焦到线粒体相关的通路。NADH/NAD+氧化还原态的消耗导致肠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的Wnt/β-catenin信号衰减。进一步,研究通过NAD+前体NMN回补挽救了肠衰老表型,包括肠类器官分化和肠干细胞数量在一定程度上的恢复。研究发现,高负担的线粒体DNA突变导致NAD+缺失,激活了转录因子ATF5依赖的UPRmt这一全新通路,促进和加剧了肠衰老表型的发生。UPRmt被各种线粒体应激激活,包括线粒体与细胞核的蛋白失衡和线粒体蛋白运输障碍等。UPRmt的标志是LONP1、HSP60和ClpP蛋白表达增加。而线粒体DNA突变引发的衰老UPRmt激活中,仅有LONP1蛋白特异上调,为肠衰老提供了候选标志物。
综上,该研究首次解析了衰老累积的线粒体DNA突变与哺乳动物肠衰老之间因果关系的基本问题,鉴定了线粒体DNA低频点突变(0.005-0.05)与LONP1 蛋白特异上调两个标志物,发现了从线粒体DNA突变,到线粒体反向信号、干细胞耗竭、细胞间信号,再到器官衰老的多层次时空机制,为延缓肠衰老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靶点和策略。
该研究由广州健康院、广州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筹)、香港中文大学和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等合作完成。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和广州市的支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