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有效杀伤肿瘤细胞,对健康细胞无害

CAR-T细胞治疗肿瘤的一个主要挑战是其难以精准区分肿瘤和健康组织,尤其是在几乎不存在肿瘤特异性抗原的实体瘤中。CEACAM5基因产物——癌胚抗原(CEA)是结直肠癌的一个有吸引力的靶点,因为它在几乎所有结直肠癌中高表达,在大多数健康成人组织中表达有限。然而,高活性的CEA靶向实验性疗法被报道是有毒副作用的,会导致严重的结肠炎,因为CEA在正常的肠道上皮细胞

2022-03-11

JNCI:晚期肠癌的杀伤力不受年龄影响!

大肠癌(CRC)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虽然近年来大肠癌的总体年发病率以2%-3%的比例在下降,但发病率下降显着的群体主要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这可能得益于老年患者饮食结构的调整及筛查意识的强化。不幸的是,研究显示CRC在年轻人中的发病率却在逐年增高,2000年到2013年间,50岁以下的早发型大肠癌(yoCRC)发病率增长了将近22%。按照这个趋势

2022-01-10

Nature子刊:给免疫系统踩油门,MIT开发IL-12+明矾疗法,高效杀伤肿瘤,且副作用更低

癌症,因其难治性和复杂性而被称为“众病之王”。抗击癌症,就像是赛车道上的生死时速——杀死癌细胞的速度要比其增殖速度更快。而在这条生死赛道上,人类一直拥有着一辆顶级的赛车——免疫系统。通过刺激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癌症治疗方法。如今,科学家们正在研究两种互补的策略来实现这一目标:“关刹车”——解除肿瘤对免疫系统的抑制;“踩油门”——通过免疫刺激药物

2022-01-16

B细胞和CD4+T细胞联手激活杀伤性T细胞

  说到B细胞,我们可能想到的是它能分泌抗体来中和病原体。而说到肿瘤免疫,我们可能首先想到的是CD8 T细胞,B细胞似乎和肿瘤八竿子打不着。CD4 T细胞中的Th1、Th2和Th17在肿瘤中的作用倒是有不少研究报道了,但对于滤泡辅助T细胞(Tfh)细胞的认知,我们更多地还是局限在它帮助B细胞分化成熟的功能上。而最近的这项研究,可能要刷新我

2021-12-29

科学家发现个体对自我感知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越来越模糊的神经机制

  人体感知的基本原理是,当观察者与物体的距离增加时,观察者对物体的感知会以对数的形式进行压缩(如不能区分开多个物体),使物体难以区分,这个基本原则也适用于自我意识。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个体对自我的感知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越来越模糊的行为学和神经学证据。该研究于近日发表在《PNAS》上,题为:Temporal self-compr

2022-01-06

Blood:小型临床试验表明自然杀伤细胞移植有望治疗复发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一项小型临床试验中发现,NK细胞也能帮助一些患有复发性AML且几乎没有其他治疗选择的儿童和青年患者。这项临床试验纳入8名1至30岁的患者。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12月6日在线发表在Blood期刊上。

2021-12-19

EMBO Reports:揭示mTOR调控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的新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秦宝明实验室揭示mTOR调控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的新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以The mTORC1-eIF4F axis controls paused pluripotency为题,发表在EMBO Reports上。该工作中,研究人员发现mTOR调控mESC自我更新主要来自mTORC1的作用,具

2021-12-14

Cell Rep:乳腺细胞或会通过召唤自然杀伤性T细胞来阻断乳腺中肿瘤的发生

2021年12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机体的免疫系统会不断在机体中巡逻来维持机体健康,有时免疫细胞也会被召集起来解决机体出现的潜在问题;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题为“Parity-induced changes to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 control NKT cell expansio

2021-12-14

全球首个可自我繁殖的活体机器人问世,AI 立了大功

  在我们眼中,机器人从来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这些材料可以让机器人既强壮又灵活。而现在,一种新型异种机器人已经诞生,来自美国佛蒙特大学、塔夫茨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研发出了有史以来第一款可自我繁衍的活体机器人,它完全打破了人们对于机器人的固有印象,并且有望在未来为外伤、先天缺陷、癌症、衰老等提供更直接、更个性化的药物治疗。这项研究成果以

2021-12-02

PD-1依赖的CD137协同刺激的癌症免疫治疗提供了局部肿瘤杀伤而无全身毒性

细胞表面受体CD137的表达已经被证明可以通过与其天然配体4-1BBL的结合来增强抗癌T细胞的功能。

202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