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陈策实团队揭示了靶向KLF5/COX2/PGE2是关键的免疫治疗增敏剂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突破。临床上开发的免疫治疗策略包括抑制性免疫检查点阻滞剂(Icbs)、增强型共刺激因子、溶瘤病毒、各种疫苗和过继细胞疗法。

2023-04-20

南京医科大学姑苏学院研究者揭示了FBXW7/MAP4/ERK可能成为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有效靶点

食道癌是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食管鳞癌(ESCC)占中国人群食道癌病例的90%。由于早期诊断困难,缺乏治疗,食管癌的存活率较低。食管癌的传统治疗方法依赖于手术、放射治疗和化疗。

2023-04-18

​复旦大学类研究院贾天野领衔国际合作团队发现青少年精神健康障碍共有的神经机制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10至19岁的青少年人群中,有七分之一患有精神健康障碍;中国2021年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6-16岁的在校学生中,抑郁、焦虑等精神障碍总患病率为17.5%。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

2023-04-28

《细胞·代谢》:武大人民医院团队揭示,菌消化掉了雌激素,促进绝经前女性抑郁症!

研究者们找到了未绝经女性肠道内的“致郁”肠菌,即K. aerogenes,其表达的3β-HSD酶能够有效将雌二醇转化为雌酮,从而诱导小鼠出现抑郁症的行为,并且在人类患者中也观察到K. aerogene

2023-04-19

Nature:揭示嗜铬细胞驱动慢性肠道疼痛和焦虑的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提供证据表明连接肠道和大脑的特定细胞和神经途径可能是慢性肠道疼痛的原因。这种针对慢性肠道疼痛的新见解为改善肠易激综合征和焦虑的治疗提供了希望。

2023-03-29

Nature子刊:同济大学毛志勇团队揭示USP15-PARP1信号在三阴性乳腺癌进展及治疗中的关键作用

该研究揭示了去泛素化酶USP15可通过直接去泛素化PARP1以增强其蛋白稳定性,进而导致PARP1的过量表达及BER效率的提升,最终促进肿瘤细胞存活。

2023-04-10

触发原发性前列腺肿瘤生长和远处转移的关键信号被揭示

前列腺癌症(PCa)通常影响男性的泌尿道,男性对这种癌症的易感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约77%的新诊断PCa病例存在局限性疾病;11%和5%的病例分别患有转移到区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疾病。

2023-03-15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李毅揭示了克罗恩病中纤维化的潜在治疗靶点

克罗恩病(CD)是一种影响整个胃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由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的药物治疗无法完全阻止CD的进展。大多数CD患者在一生中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2023-04-15

《自然·衰老》:长命百岁奥秘或在中!近300名广西百岁老人研究发现,与年轻人相似的肠道菌群结构和多样性,或许是长寿的关键

未来研究团队还希望在中国更大规模的百岁老人队列中验证这一发现。期待他们的后续发现吧~

2023-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