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发展出光热无线深部刺激纳米系统

ATB NPs利用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内源性表达的TRPV1受体,无需植入神经电极或进行基因操作;结合近红外激光技术,能够对特定脑区的退行性神经元实现精准的时空调控;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2025-01-30

Nature:解码基因调控——GET模型如何颠覆传统预测方法

该研究旨在从染色质开放性数据和基因序列信息中学习调控规则,实现对基因表达的高精度预测。该模型的推出标志着转录调控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2025-01-13

《科学》重磅:“无药可救”的致命罕见病,终于迎来治疗方法!

通过骨髓移植替换具有缺陷的小胶质细胞,可有效阻止ALSP疾病进展。在小鼠模型和人类ALSP患者中,这种策略成功阻止了疾病进一步恶化,为目前“无药可治”的致命神经系统疾病带来新希望。

2025-07-14

上海:全国类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推进会成功举办

下一步,上海将持续增强科技战略敏捷和战略主动,布局类脑智能前沿技术和未来产业新赛道,聚焦类脑智能软硬件系统,突出产品导向和应用场景。

2025-04-29

染色体形成并非依赖“骨架”,自组织模型重塑教科书

这项最新的研究利用一种革命性的纳米级DNA追踪技术,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直接观察到了染色体形成的微观过程。

2025-03-26

Cell:郭国骥团队开发女娲系列模型破译脊椎动物基因组天书

这项研究不仅开发了一款超高通量超高灵敏度的细胞图谱绘制工具,更创造了强大的基因组AI模型。

2025-07-14

清华大学开发AI大模型,准确预测人类衰老,登上医学顶刊Nature Medicine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LLM)的生物学年龄预测方法,仅通过体检报告来估算一个人的整体衰老程度以及器官特异性衰老程度。这项研究不仅开创了衰老检测新范式,更有望帮助精准健康管理走进寻常百姓家。

2025-07-27

Nature:同时靶向PIKfyve和KRAS-MAPK可在临床前模型中根除胰腺癌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专注于PIKfyve,这是一种酶,已被确定为其他癌症类型的溶酶体靶点,包括血液恶性肿瘤。

2025-04-27

Cell:挑战传统感染模型——从HIV的“解体假说”到“完整穿越”

“完整穿越”模型重新定义了HIV的感染逻辑,为研究人员理解病毒与宿主的攻防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这一转变让人们更加接近破解HIV感染的核心机制,也为开发新的治疗手段开辟了道路。

2025-01-23

研究提出可用于癌症驱动基因识别的图机器学习模型

该模型通过构建精准的癌症基因调控图谱,有望为个性化医疗和精准药物研发开辟新途径。同时,该模型在整合多组学数据和复杂网络分析方面的优势,使其具备跨疾病和跨领域应用的潜力。

2025-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