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 Biomaterials:北京大学林志强/张强团队全面综述脑病中的线粒体——从分子结构机制到靶向治疗

该综述从多学科视角深入探究了线粒体与脑部疾病的关系,并详细介绍了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如何通过精准靶向线粒体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为脑部疾病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视角。

2025-02-24

Angiogenesis研究用可视化血管类器官模型,揪出“捣乱分子”,给新药研发“开绿灯”!

研究成功构建双报告细胞系及可视化、可量化的体外血管生成模型,验证了VEGFR抑制剂等药物效果,发现新血管生成调节剂,为体外药物筛选提供了有潜力的平台。

2025-02-24

PNAS:刘聪课题组提出化学分子识别病理蛋白聚集可塑性的新观点

此项工作系统地研究了化学分子对病理蛋白聚集体不同polymorphs的结合特性,揭示了小分子在识别与结合不同polymorphs时的高度可塑性与适应性。

2024-08-29

抗菌药物研究新进展Sci Transl Med: 胍基糖肽类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多药耐药型革兰氏阳性菌感染

本研究报告了胍基脂糖肽类抗生素的发现,胍基脂肪族基团的引入促进了化合物与细胞壁前体脂质II的结合,从而产生了更强的抗菌活性。

2024-08-15

研究人员阐明靶向离子通道蛋白TRPV1临床药物分子的结构药理学基础

SAF312是一种高效、选择性的TRPV1小分子拮抗剂,目前诺华制药公司正在临床二期试验中评价该候选药物在术后眼部疼痛的治疗中的效果,且达到了临床预期,有望成为最新一代靶向TRPV1。

2024-09-08

NEJM:最强减肥药替尔泊,治疗打鼾的3期临床试验成功,有望今年获批上市

在两项研究中,替尔泊肽治疗52周时参与者的体重减轻了约20%,需要指出的是,这两项研究的参与者中70%为男性,而替尔泊肽对女性的减重效果要更好。

2024-06-27

刘钢/黄丽萍/孙春萌团队开发用于超灵敏分子互作分析的小型微流控设备

该团队开发的NSCRE传感器与没有CRE效应的芯片相比,反射强度检测值提高了7.2倍。

2024-09-27

BJH:科学家有望利用iPS细胞技术揭示人类髓系肿瘤发生背后的分子机制

本文研究结果阐明了iPSC模型在解释由染色体结构改变所引起的增强子劫持中的精确分子机制,同时还发现了用于癌症治疗的潜在治疗性候选药物分子。

2024-09-14

Cell:李晓淳研究组揭示磷脂酰丝氨酸合成及其抑制从而促进LDL吸收的分子机制

本研究阐述了通过调控磷脂代谢来控制胆固醇吸收的概念,为开发新型降胆固醇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4-09-02

Cell | 揭秘纤毛内运输的奥秘:逆向纤毛内运输的分子结构新发现

该研究通过结合Cryo-ET和XL-MS技术,首次详细解析了逆向IFT列车的三维结构。揭示了逆向IFT列车的组装机制和蛋白质重排过程,为理解纤毛内双向运输的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4-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