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Commun:科学家开发出了肺间充细胞的新型模型

来自波士顿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体外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的模型系统来用于早期肺部特异性间充质的衍生和研究。

2023-06-22

研究揭示微囊藻毒素长期暴露引起哺乳动物小鼠脑区特异性的脂代谢变化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以及气候变暖,全球湖泊蓝藻水华日益频发。蓝藻衍生污染物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慢性暴露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MCs具有强烈的神经毒性,能够影响哺乳动物大脑

2023-06-30

MOL THER: 揭秘糖尿病肾病中肾小管-巨噬细胞中Epsin1介导的Dll4外体分选调节作用机制!

近段时间,中南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针对Epsin1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展开了相关研究,以探索其针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外分泌细胞激活巨噬细胞的作用机制。

2023-06-29

新研究揭示铜绿假单菌从慢性感染转变为急性感染的新机制

免疫系统衰弱的人一直面临着感染的风险。作为一种常见的环境细菌,铜绿假单胞菌(

2023-06-21

生酮饮食是把双刃剑:促进癌细胞铁死亡,但增加恶病

研究团队表示,癌症是一种全身疾病,它能够重新编程正常的生物学过程来帮助肿瘤生长,由于这种重新编程,肿瘤小鼠无法利用生酮饮食产生的酮类营养物质,导致逐渐消瘦。

2023-06-15

Science:束毛藻滑行的运动及其与其他丝状物的相互作用有助于形成聚合物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卢森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束毛藻(Trichodesmium)滑行丝(gliding filament)的运动以及它们与其他丝状物的相互作用方式有助于它们形

2023-05-29

清华大学研究人员应邀综述相分离对植物转录和染色区室化的重要调控作用

细胞内各种生化反应的不同成分的区隔和交换对于维持细胞活动的精细调节至关重要。相比有膜细胞器,无膜细胞器(MLO)更为广泛地存在于细胞质、细胞核和许多其他膜细胞器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相分离与很多重要

2023-06-16

海洋小单菌天然产物everninomicin的生物合成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张长生团队在海洋微生物天然产物everninomicin的生物合成及工程菌株构建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2023-05-12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间充干细胞来源的纳米囊泡作为创伤愈合中的细胞外囊泡模拟物

创伤愈合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的损伤反应,它涉及多种成分的相互作用,如细胞(血小板、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和细胞因子网络、趋化因子、细胞外基质(ECM)蛋白、生长因子

2023-06-13

研究人员在超厚非匀组织中实现快速和光照安全的病灶深度准确预测

大多数病变都深藏在人体内部,其深度在体表下几厘米到十几厘米不等。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医学成像技术确定病变的位置,为确定治疗策略、手术计划和手术指导提供信息。例如,在光动力治疗前对病变深度的估计可以帮助确定

2023-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