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纳米囊泡作为创伤愈合中的细胞外囊泡模拟物

来源:生物谷原创 2023-06-13 15:32

创伤愈合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的损伤反应,它涉及多种成分的相互作用,如细胞(血小板、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和细胞因子网络、趋化因子、细胞外基质(ECM)蛋白、生长因子

创伤愈合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的损伤反应,它涉及多种成分的相互作用,如细胞(血小板、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和细胞因子网络、趋化因子、细胞外基质(ECM)蛋白、生长因子(蛋白质和microRNAs)、血管和神经。

伤口愈合的级联过程需要分子和细胞事件,包括细胞增殖和迁移、血管生成、细胞外基质沉积和组织重塑。不幸的是,慢性无法愈合的创面与细胞增殖和迁移减少、血管生成减少、炎症反应减弱以及生长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产生减少有关。这一复杂的过程需要几个月到几年的时间才能完全恢复伤口,对于患有潜在慢性病的患者来说,这一过程往往会延迟。

图片来源:https://doi.org/10.1016/j.apsb.2022.10.022

近日,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者们在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杂志上发表了题为“Cell-derived nanovesicles from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s extracellular vesicle-mimetics in wound healing”的文章,该研究发现表明,在促进伤口愈合和组织再生方面,MSC-CDN可以替代全细胞和EVS。

伤口愈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涉及一系列分子和细胞事件,旨在替换失活和缺失的细胞成分和/或组织层。近年来,细胞外小泡(EVS)因其促进伤口愈合和组织再生的能力而受到广泛关注。EVS是细胞分泌的脂膜结合的囊泡,含有蛋白质、脂类和核酸等生物物质。

然而,目前EVS作为治疗药物的开发受到分离产率低和分离过程繁琐的限制。为了克服这些挑战,通过将间充质干细胞(MSCs)通过不同孔径的膜来剪切,获得了模拟EV的生物灵感细胞衍生纳米颗粒(CDN)。

物理特征和高通量蛋白质组学证实,MSC-CDN模拟MSC-EVS。此外,这些MSC-CDN可被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有效摄取,并呈剂量依赖性地激活MAPK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增殖、细胞迁移、生长因子和细胞外基质蛋白的分泌,从而促进组织再生。值得注意的是,在3D聚乙二醇化纤维蛋白支架和动物模型中,MSC-CDN促进了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血管生成,促进了体外和体内伤口的愈合

MSCCDN治疗后7d取10 mm厚皮肤创面组织学典型图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图片来源:https://doi.org/10.1016/j.apsb.2022.10.022

总体而言,这项研究强调了CDN在各种生物医学应用中的前景,尽管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它们的急性和慢性毒性以及最终的免疫原性。(生物谷 Bioon.com)

参考文献

Yub Raj Neupane et al. Cell-derived nanovesicles from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s extracellular vesicle-mimetics in wound healing. Acta Pharm Sin B. 2023 May;13(5):1887-1902. doi: 10.1016/j.apsb.2022.10.02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