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细胞也会“偷袭战术”!Nature:癌细胞将自身有缺陷的线粒体DNA转移到T细胞中实现免疫逃避

这项研究揭示了癌细胞如何利用有缺陷的线粒体DNA来削弱免疫细胞的功能,为未来的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5-02-11

JCI:新研究表明B细胞疗法有望治疗胶质母细胞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Lee-Chang和她的合作者着手测试B细胞疫苗(BVax)及其促进的抗体对抗胶质母细胞瘤肿瘤的有效性。

2024-09-27

清华大学/西湖大学合作发表Immunity封面论文,揭示肠道神经-ILC2的双向通讯抑制了抗蠕虫免疫反应

该研究揭示了在蠕虫感染过程中,2 型固有淋巴样细胞(ILC2)产生的 IL-13 会使肠道内在神经元(iEN)发生活化,上调 β-CGRP 的表达,从而抑制 ILC2 介导的抗蠕虫免疫反应。

2025-02-02

Front Immunol研究证实牛奶外泌体介导疗法可减轻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

本研究通过小鼠实验,鉴定出Ccl7等5个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生物标志物,发现其与免疫细胞浸润相关,且牛奶外泌体介导的靶向CCL7的siRNA治疗可减轻肠道损伤、抑制炎症,为相关诊疗提供新方向。

2025-02-08

植物纳米颗粒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代谢为癌症免疫治疗开辟新路径

这项研究清晰地揭示了PNP对人体肿瘤免疫治疗的影响机制,为我们理解饮食、肠道微生物群和癌症免疫治疗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2025-02-07

Phytomedicine:生姜泻心汤能激活肠道 “修复按钮”,调菌群治溃疡性结肠炎!

研究发现,生姜泻心汤可显著改善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症状,其机制是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上皮修复,并调节肠道菌群,为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提供新方向。

2025-02-19

Nat Biomed Eng:肠道芯片能借粪便预测黑色素瘤免疫治疗效果

研究构建了含人类粪便样本及模拟蠕动的肠道芯片,发现黑色素瘤患者中,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无响应者的粪便会引发肠道上皮促炎反应,而有响应者的粪便能改善肠道屏障,该芯片可预测治疗反应并助力新疗法开发。

2025-02-19

J Transl Med:将间质干细胞的线粒体转移给T细胞和CAR-T细胞可增强它们的抗癌功能

两项研究都强调了线粒体转移在提高T细胞性能方面的创新潜力,凸显了人们对这一研究领域日益浓厚的兴趣。

2024-10-17

最佳运动时间段+最佳运动类型!这样运动,死亡率、心血管疾病风险最低

研究发现,每天在晚上进行有氧MVPA,对健康有最大益处,心血管疾病、微血管疾病、全因死亡风险最低。

202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