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Commun:新研究有助于预防肝脏真菌感染

2019年10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来自马里兰大学兽医系副教授Meiqing Shi发表于《自然通讯》上的最新论文中,发现了肝脏中的一种名为Kupffer细胞(KCs)的巨噬细胞能够捕获血液中的致命真菌。该机制不仅解释了为什么肝病患者真菌感染的风险增加,而且还为预防真菌传播和侵袭性真菌感染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在活体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看到KCs是如何实时捕获

2019-10-10

Cell Stem Cell:揭示YAP在肝脏上皮稳态和再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9年10月6日讯/生物谷BIOON/---肝脏是身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一个器官,并在身体里面起着去氧化、储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等作用。肝脏也制造消化系统中之胆汁。在人体的所有器官中,肝脏的再生能力最为强大。至于肝脏如何进行自我修复及再生,专家学者们尚未得到统一的结果。一项新进研究揭示了一种不明细胞对肝脏再生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使肝脏组织得以再生却不会形成肿瘤。这些新发现的细胞也称为肝细

2019-10-06

研究发现诊断人体肝脏纤维化的潜在标志物

人体肝脏受慢性损伤会纤维化,如持续发展会导致肝硬化,但这个过程难以提前发现并有效治疗。近期,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徐洪海博士与南方医科大学学者合作,发现人体蛋白“LECT2”和“Tie1”的结合是肝纤维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可将“LECT2”作为潜在的血清诊断标志物,使无创性诊断成为可能。常见的肝病有肝炎、肝硬化、肝脓肿、原发性肝癌等,肝炎主要以慢性肝炎为主,按病因学分为慢性病毒性肝炎、自

2019-09-22

Nat Biotechnol:新技术可将人类肝脏在体外保存的时间增加至27小时

2019年9月13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MGH)、圣地兄弟会儿童医院、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和埃及西奥多-比尔哈兹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在不冷冻的情形下将人类供者肝脏过冷(super-cooling)至零度以下的新方法,它能够使得供者器官在供者运输到受者的过程中保持安全和可行的时间增加了两倍。这一进展可能极大地扩大用于移植的健康肝脏的可用性

2019-09-13

研究发现CREB/ATF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调控肝脏组织再生的新机制

8月30日,国际学术期刊Hepatology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李于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CREBZF as a key regulator of STAT3 pathway in the control of liver regeneration in mice”,该研究发现在肝脏受到损伤或者部分切除的情况下,CREB/ATF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CREBZF)可以通过调

2019-09-07

基于微流控技术的机体/器官芯片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

2019年8月16日讯 /生物谷BIOON /——器官芯片,作为一种基于微加工技术的的微流体器件,近年来在体外器官模型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由于它可能在物理和化学方面采用微流体装置技术模拟体外环境,因此维持可以通器官芯片来维持细胞功能和形态,并复制器官间的相互作用。来自日本东海大学(Tokai University)和东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okyo)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综述文

2019-08-16

J Endocrinol:武汉大学发现怀孕期间摄入过多的咖啡因会损害胎儿的肝脏

2019年8月21日讯 /生物谷BIOON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 》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怀孕期间摄入过多咖啡因可能会损害胎儿的肝脏发育,增加成年后患肝病的风险。服用咖啡因的怀孕老鼠的后代出生时体重较轻,生长和应激激素水平改变,肝脏发育受损。研究结果表明,摄入相当于2-3杯咖啡的咖啡因可能会改变压力和生长激素水平,从而损害生长发育,增加成年期患肝病的风险。先前的

2019-08-21

仿生微流控肝芯片研究进展

  肝脏是机体的代谢中枢,它合成血浆蛋白、调节糖原储存、生成激素,也是药物代谢和解毒的主要场所。肝脏毒性是化合物和药物常见的毒性反映,是临床前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传统上,临床前评估通过动物实验进行检测,但是其昂贵的费用、耗时耗力、与人体反应对应性低以及动物福利等伦理方面的问题,使得寻求新型高效的体外评价方法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仿生微流控器官芯片是2011年以来快速发展的一个

2019-08-05

微流体芯片在用于癌症液体活检的胞外囊泡分离和分析中的应用

2019年8月9日讯/生物谷BIOON/---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 EV)正在成为癌症液体活检中有前景的生物标志物。从细胞培养基或生物液体中分离出高纯度和高质量的EV仍然是一项技术挑战。在过去十年中,人们已开发出基于微流体的EV操纵技术。迄今为止开发出的基于微流体的EV分离技术能够分为两类:表面生物标志物依赖性的方法和尺寸依赖性的方法。微流体技术允许在单个芯片上集

2019-08-09

Cell Metabol:首次在实验室中培育出转基因迷你肝脏组织 有望帮助研究肝脏疾病及开发新型疗法

2019年8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Metabolism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匹兹堡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实验室中首次培育出了转基因(遗传修饰,genetically modified)的微型人类肝脏,其或有望帮助模拟人类肝脏疾病的进展及新型疗法的开发。图片来源:UPMC文章中,研究者阐明了他们如何将遗传工程化的人类细胞转化称为功能性的3D肝脏组织,

2019-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