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等离激元芯片界面上的细胞操控与检测应用

 液体活检由于副作用小、非侵入、实时等优势广泛应用于肿瘤诊断、治疗和预后检测,尤其是循环肿瘤细胞分析为肿瘤精确筛查、疗效评估、患者分期和转移/复发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开发新型循环肿瘤细胞筛选分析方法用于临床诊断需要满足多个要素:Ⅰ)低浓度捕获;Ⅱ)单细胞级别分析;Ⅲ)适用于临床血液检测;Ⅳ)快速且可大规模应用等。近期,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钱昆团队联合美国斯坦福大学戴宏杰团队和达特茅

2019-10-21

研究发现肝脏肿瘤逃脱自然杀伤细胞免疫监视新机制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 NK cells)是一种效应性淋巴细胞,在人体抗肿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仍然有一些肿瘤细胞能够逃避机体NK细胞的攻击,逐步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其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学院教授魏海明和田志刚课题组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钱叶本合作,发现肝癌中浸润的NK细胞线粒体发生断裂,其抗肿瘤功能丢失。研

2019-10-26

Nature:首次绘制人类发育中肝脏的细胞图谱,破解人类胎儿肝脏造血秘密

2019年10月17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英国研究人员在世界上首次构建出人类发育中肝脏的细胞图谱,它提供了关于胎儿中血液和免疫系统如何产生的重要见解。这种图谱描绘了在妊娠的头三个月和第二个三个月之间的发育中肝脏的细胞景观变化,包括来自肝脏的干细胞如何播种到其他组织,以支持生长所需的高氧气需求。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Decoding huma

2019-10-17

Nature:鉴定出三种与肝脏瘢痕组织形成相关的细胞亚型

2019年10月17日讯/生物谷BIOON/---英国有五分之一的人有患肝病的风险。预计它将成为英国过早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它可能是由于肥胖、酒精摄入过量、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或遗传疾病等多种因素而导致的。长期损害导致肝脏中瘢痕组织的形成,最终导致肝功能衰竭。当前没有可用的治疗方法来阻止或逆转这种情况。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苏格兰爱丁堡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称为单细胞RNA测序的新技术来高分辨率地研

2019-10-17

细胞新发现有助治疗肝脏疾病

  英国爱丁堡大学发布的一项新研究说,研究人员发现了与肝脏瘢痕相关的细胞亚型,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如何影响患病肝脏的疾病进程。研究人员希望这一发现有助于更快速开发出针对肝脏疾病的新疗法。肥胖、过量饮酒以及病毒感染等都有可能导致肝脏疾病。据介绍,英国每5个人中就有1个人有罹患肝脏疾病的风险。长期的损伤、纤维化会导致肝脏上形成瘢痕组织,最终可能导致肝功能衰竭。目前尚无避免或逆转这一趋

2019-10-12

Nat Commun:新研究有助于预防肝脏真菌感染

2019年10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来自马里兰大学兽医系副教授Meiqing Shi发表于《自然通讯》上的最新论文中,发现了肝脏中的一种名为Kupffer细胞(KCs)的巨噬细胞能够捕获血液中的致命真菌。该机制不仅解释了为什么肝病患者真菌感染的风险增加,而且还为预防真菌传播和侵袭性真菌感染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在活体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看到KCs是如何实时捕获

2019-10-10

Cell Stem Cell:揭示YAP在肝脏上皮稳态和再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9年10月6日讯/生物谷BIOON/---肝脏是身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一个器官,并在身体里面起着去氧化、储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等作用。肝脏也制造消化系统中之胆汁。在人体的所有器官中,肝脏的再生能力最为强大。至于肝脏如何进行自我修复及再生,专家学者们尚未得到统一的结果。一项新进研究揭示了一种不明细胞对肝脏再生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使肝脏组织得以再生却不会形成肿瘤。这些新发现的细胞也称为肝细

2019-10-06

研究发现诊断人体肝脏纤维化的潜在标志物

人体肝脏受慢性损伤会纤维化,如持续发展会导致肝硬化,但这个过程难以提前发现并有效治疗。近期,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徐洪海博士与南方医科大学学者合作,发现人体蛋白“LECT2”和“Tie1”的结合是肝纤维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可将“LECT2”作为潜在的血清诊断标志物,使无创性诊断成为可能。常见的肝病有肝炎、肝硬化、肝脓肿、原发性肝癌等,肝炎主要以慢性肝炎为主,按病因学分为慢性病毒性肝炎、自

2019-09-22

Nat Biotechnol:新技术可将人类肝脏在体外保存的时间增加至27小时

2019年9月13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MGH)、圣地兄弟会儿童医院、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和埃及西奥多-比尔哈兹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在不冷冻的情形下将人类供者肝脏过冷(super-cooling)至零度以下的新方法,它能够使得供者器官在供者运输到受者的过程中保持安全和可行的时间增加了两倍。这一进展可能极大地扩大用于移植的健康肝脏的可用性

2019-09-13

研究发现CREB/ATF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调控肝脏组织再生的新机制

8月30日,国际学术期刊Hepatology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李于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CREBZF as a key regulator of STAT3 pathway in the control of liver regeneration in mice”,该研究发现在肝脏受到损伤或者部分切除的情况下,CREB/ATF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CREBZF)可以通过调

2019-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