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新研究发现生姜中的呋喃二烯酮有望治疗炎症

FDN是一种相对较小的分子,仅填充PXR结合口袋的一部分。这项研究表明,这允许另一种化合物同时结合,从而以可控的方式增加结合的整体强度及其抗炎作用。

2025-02-24

Int J Cardiol Cardiovasc Risk Prev:男性炎肠病患者或患缺血性心脏风险较高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男性炎性肠病患者患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后期研究人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来更好地阐明介导这二者之间关联背后的分子机制。

2025-02-12

《肝脏学》:肝癌耐药的幕后推手曝光!华科大团队揭示驱动肝癌对仑伐替尼获得耐药的新机制,NEK7发挥关键作用

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靶向EGFR C末端特定区域的抑制肽TAT-pep10,并在细胞培养、类器官以及小鼠实验中验证,TAT-pep10能够有效增强仑伐替尼在耐药HCC细胞中的抗肿瘤效应。

2025-08-07

J Extracell Vesicles:肠道蠕虫分泌的细胞外囊泡或有望治疗人类炎

来自丹麦奥胡斯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进行了一项为期四年的研究后发现,肠道蠕虫所分泌的细胞外囊泡或能帮助治疗炎性肠病(IBD),炎性肠病是影响全球数百万人健康的一种疾病。

2025-02-20

Mol Ther:我国科学家揭示C反应蛋白通过Smad3介导的NLRP3炎体激活促进糖尿肾病机制

该团队指出,阻断CRP和抑制Smad3信号传导机制可以有效抑制DKD中的炎症,从而提供了替代性的治疗靶点。

2025-03-17

《神经学》:p-tau又赢了!在早发性或非典型痴呆症患者中鉴定阿尔茨海默,血液p-tau217较FDG-PET准确更高

[18F]FDG-PET和血浆p-tau217在鉴别参考标准AD生物标志物方面具有相似的特异性(均为70%),但是血浆p-tau217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和总体准确性。

2025-01-06

两项早期干细胞治疗帕金森临床试验结果发表,治疗安全高,并显示出运动功能和疾病严重程度改善

这是首次在临床试验中证实,使用hiPSC衍生的多巴胺能神经祖细胞可以在不形成肿瘤的前提下存活,并在帕金森病患者壳核中产生多巴胺。

2025-04-19

《胃肠学》:肠道脆弱该怎么选择食物?随机临床试验结果揭示,新型IgG检测可帮助排除“伤害”食物,显著改善腹痛症状

按照新型IBS特异性IgG检测进行消除饮食的IBS患者,比接受安慰剂消除饮食的患者更有可能缓解腹痛。

2025-03-07

《胃肠学》:肠道脆弱该怎么选择食物?随机临床试验结果揭示,新型IgG检测可帮助排除“伤害”食物,显著改善腹痛症状

按照新型IBS特异性IgG检测进行消除饮食的IBS患者,比接受安慰剂消除饮食的患者更有可能缓解腹痛。

2025-03-02

Front Microbiol:揭示微生物衍生的细菌细胞外囊泡与人类炎发病之间的神秘关联

来自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概述了人类炎性肠病中微生物衍生的细菌细胞外囊泡的奥秘。

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