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凝缩蛋白相互作用将DNA折叠成Z环结构

2020年4月14日讯/生物谷BIOON/---细胞中的DNA相当于盘子上缠绕在一起的意大利面条。为了能够在细胞分裂时将DNA在两个子细胞之间整齐地分割,细胞将缠绕在一起的DNA组装成紧密的染色体。众所周知,一种名为凝缩蛋白(condensin)的蛋白复合物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但生物学家们并不清楚它到底是如何起作用的。2018年2月,来自荷兰代尔夫

2020-04-14

我国科学家发表Science论文,揭示SARS-CoV-2病毒RNA依赖性RNA聚合酶的三维结构,助力开发新的疫苗和药物

2020年4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之前称为2019-nCoV)引起的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于2019年12月出现,此后成为全球大流行病。据报道,SARS-CoV-2是β冠状病毒(betacoronavirus)属的一个新成员,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SARS-CoV)和几种

2020-04-23

bioRxiv:解析包被SARS-CoV-2刺突蛋白的聚糖分子的结构 有望帮助开发新型候选疫苗

2020年4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项刊登在预印版平台bioRxiv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南安普敦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引发COVID-19的冠状病毒SARS-CoV-2的基本特征,文章中,研究人员首次开发出了该病毒刺突蛋白的模型,同时揭示了病毒如何进行自我伪装在不被宿主发现的情况下进入宿主细胞,研究者希望以这种病毒蛋白为靶

2020-04-13

Nature:中国科学家揭示SARS-CoV-2主要蛋白酶的结构并发现其抑制剂

2020年4月10日讯 /生物谷BIOON /——一种新的冠状病毒(SARS-CoV-2)被鉴定为COVID-19病毒,它是引起2020年初COVID-19全球大流行的罪魁祸首。但是目前还没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且有效的治疗选择仍然非常有限。为了快速发现用于临床的先导化合物,来自上海科技大学的饶子和/杨海涛课题组与上海药物所的蒋华良课题组及其他单位合作,启动了一

2020-04-10

Science发文,指出科学家们将冠状病毒SARS-CoV-2刺突蛋白的结构转化为音乐

2020年4月7日讯/生物谷BIOON/---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之前称为2019-nCoV)导致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如今正在全球肆虐。你很可能已经看过数十张SARS-CoV-2的图片,而如今这种冠状病毒导致了100万例感染病例和成千上万人的死亡。如今,科学家们找到了一种让你听到这种冠状病毒的方法:将它的广为人所知的刺突蛋

2020-04-07

在黄土高原自然草地恢复和人工造林恢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方面取得进展

自然草地恢复和人工造林恢复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重要的两种植被恢复模式。大量研究表明,黄土高原自1999年以来大规模的植被恢复措施显着改变了土壤碳储量,水量平衡、地表物质迁移、土壤微生物群落及生物化学循环等。土壤微生物群落在地下物质循环和交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退耕还林/草政策背景下,从科学的机理上清晰认识黄土高原植被恢复措施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组成有助于

2020-04-06

两篇Nature揭示SARS-CoV-2结合ACE2受体的晶体结构

2020年4月1日讯 /生物谷BIOON /——一种新型高致病性冠状病毒(SARS-CoV-2)自2019年12月以来肆掠全球,应对这一疫情的关键是了解病毒的受体识别机制,调节其感染性、发病机制和宿主范围。而在分子和原子水平了解SARS-CoV-2如何感染细胞有利于科学家们更快开发出更有效地预防或者治疗性药物。3月30日,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两项最新研

2020-04-01

Cell:我国科学家从结构和功能角度揭示SARS-CoV-2利用人ACE2进入细胞机制

2020年3月31日讯/生物谷BIOON/---新出现和重新出现的病毒是对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威胁。自2019年底以来,中国当局已在中国武汉市报告了一系列人类肺炎病例,这种疾病被命名为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这些病例表现出诸如发烧和呼吸困难之类的症状,并被诊断为病毒性肺炎。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病原体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最初被世界卫生组织(WH

2020-03-31

研究揭示杀虫真菌侵染结构附着胞分化形成的表观遗传机制及调控通路

 3月26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昆虫发育与进化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王四宝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魏刚研究组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Coordinated regulation of infection-related morphogenesis by the KMT

2020-03-27

研究发现突触稳态调控的结构基础

突触后谷氨酸受体减少会产生逆向信号诱导突触前神经递质释放的增加以维持突触传递功能,这个调控过程称为突触稳态。突触后受体如何跨突触逆向影响突触前结构和功能是神经生物学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突触结构和功能的紊乱与精神分裂症、自闭症及智力发育迟缓等多种神经精神疾病密切相关,解析突触后谷氨酸受体如何调控突触前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可以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目前关于突触

2020-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