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揭示细菌利用可交换的防御基因对抗噬菌体攻击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微生物学家Martin Polz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如今研究了细菌如何抵御病毒捕食者,即噬菌体。该研究表明,细菌具有专门为防御噬菌体而设计的可交换的遗传因子,使细菌群体能够令人惊讶地迅速转换其先天免疫力。
我国6000万哮喘患者如何实现“呼吸自由”?专家:规范诊治和科学管理
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我国患者基数大,患病率与致残率逐年攀升。“根据流调结果,中国20岁及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在4.2%,全国约有4750万人,加上20岁以下的患病人群,约有6000万左右哮喘患者。
研究揭示蓝细菌受光/暗调控的蛋白质降解
光对于光合生物(包括高等植物和蓝细菌)是必需的,并参与调控蛋白质的合成与降解。光调控的蛋白质降解是光合生物中蛋白质质量控制的重要机制,其中最典型、研究最深入的是光系统II反应中心D1蛋白,其光诱导的降解和修复是光合作用能持续进行的保证。此外,是否存在大量未被发现的受光调控的蛋白质降解及修复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汪迎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相关白天过度嗜睡(EDS)新药!Ozawade(替洛利生)欧盟获批,琅钰集团在中国开发!
在中国,琅钰集团于今年7月提交替洛利生上市申请:治疗发作性睡病。
Nature子刊:用细菌递送药物到癌细胞内,有效治疗肝癌和乳腺癌
癌症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癌细胞是一类生命力极为顽强的细胞,它们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来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追捕,它们通过不断增殖和扩散来扩展生存空间,它们通过不断变异来产生异质性以免被一网打尽。这些特征使得癌症成为了最难治愈的疾病之一。迄今为止,由于无法穿透实体肿瘤细胞膜,无法有效地靶向关键的癌症通路。当前的递送方法,例如纳米颗粒
Autophagy:揭示巨噬细胞调控糖代谢和清除细菌的机制
巨噬细胞通过模式识别受体等机制,识别细菌的各种组分,能启动炎症反应、吞噬细菌或者导致感染巨噬细胞发生焦亡等,在宿主防御细菌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感染细菌或被LPS激活后,巨噬细胞发生显着的葡萄糖代谢变化,包括有氧糖酵解、磷酸戊糖途径、三羧酸循环。葡萄糖代谢不仅与巨噬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密切相关,也与细胞自噬或吞噬功能相关。葡
Sci Transl Med:揭开50多年前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导致接种患儿死亡的奥秘!
2021年10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当科学家们在开发抵御COVID-19的疫苗时,一个非常关键的担忧就是所开发的疫苗可能会导致患者机体疾病增强,当疫苗的作用与其目的恰恰相反时或许就会引发并发症,反而会使得人群在接触病原体时变得更加易感。对于COVID-19来说,人们的这种恐惧或许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一项“臭名昭著”的临床试验上,即针对
科研人员开发细菌全基因组规模预测IV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的新软件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生物信息学顶级刊物《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IF:11.622)上发表题为“T4SEfinder: a bioinformatics tool for genome-scale prediction of bacterial type IV secreted eff
Nature:系统性揭示抗生素对肠道细菌的附带损害,及其潜在对策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德国海德堡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的Athanasios Typas团队和图宾根大学的Lisa Maier团队及其合作者们分析了144种抗生素对我们最常见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这项研究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对抗生素对肠道微生物影响的理解。它还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减轻抗生素治疗对肠道微生物组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