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 Host & Microbe:共生糖细菌通过宿主细菌调节抑制小鼠牙龈炎症和骨丢失

糖细菌(TM7)是寄生在宿主细菌表面的专性附生生物,在牙周炎和其他炎症疾病中与益生菌密切相关,表明它们是假定的病原体。

2021-10-25

Nature:揭示新型核糖体靶向抗生素伊博霉素对抗耐药性细菌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了一种新的抗生素,它与细菌细胞的核糖体结合并阻止抗药性病原菌使小鼠生病。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10月27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

2021-10-31

JAHA:特殊基因或会影响机体血液中有害细菌毒素—脂多糖的水平!

来自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机体血液中发现了一种与脂多糖水平升高相关的遗传标志物。

2021-10-28

Nature重磅:克服细菌耐药问题,一种新型合成抗生素或将成为耐药菌“克星”!

如今,抗生素滥用所导致的细菌耐药问题正在成为全球日益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除了呼吁社会各界合理使用抗生素外,研发新的抗生素以克服细菌耐药也成为了科学家们需要攻克的难题。五十年来,寻找与研发抗生素一直依赖于天然产物的半合成化学修饰,但是这种方法如今已经无法应对快速演变的细菌耐药威胁,而全合成化学修饰在设计合理的情况下,将能够轻松解决这一难点。近日,美国哈佛大学与

2021-10-31

Science:揭示细菌利用可交换的防御基因对抗噬菌体攻击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微生物学家Martin Polz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如今研究了细菌如何抵御病毒捕食者,即噬菌体。该研究表明,细菌具有专门为防御噬菌体而设计的可交换的遗传因子,使细菌群体能够令人惊讶地迅速转换其先天免疫力。

2021-10-25

我国6000万哮喘患者如何实现“呼吸自由”?专家:规范诊治和科学管理

  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我国患者基数大,患病率与致残率逐年攀升。“根据流调结果,中国20岁及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在4.2%,全国约有4750万人,加上20岁以下的患病人群,约有6000万左右哮喘患者。

2021-10-28

PNAS:没有证据表明口腔细菌在健康成人的远端肠道中定植

口腔和结肠中的微生物群落通过唾液在解剖学上相连。然而,口腔微生物到达远端肠道并成功定植的程度一直存在争议。

2021-10-25

研究揭示蓝细菌受光/暗调控的蛋白质降解

  光对于光合生物(包括高等植物和蓝细菌)是必需的,并参与调控蛋白质的合成与降解。光调控的蛋白质降解是光合生物中蛋白质质量控制的重要机制,其中最典型、研究最深入的是光系统II反应中心D1蛋白,其光诱导的降解和修复是光合作用能持续进行的保证。此外,是否存在大量未被发现的受光调控的蛋白质降解及修复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汪迎

2021-10-2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相关白天过度嗜睡(EDS)新药!Ozawade(替洛利生)欧盟获批,琅钰集团在中国开发!

在中国,琅钰集团于今年7月提交替洛利生上市申请:治疗发作性睡病。

2021-10-31

Nature子刊:用细菌递送药物到癌细胞内,有效治疗肝癌和乳腺癌

  癌症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癌细胞是一类生命力极为顽强的细胞,它们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来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追捕,它们通过不断增殖和扩散来扩展生存空间,它们通过不断变异来产生异质性以免被一网打尽。这些特征使得癌症成为了最难治愈的疾病之一。迄今为止,由于无法穿透实体肿瘤细胞膜,无法有效地靶向关键的癌症通路。当前的递送方法,例如纳米颗粒

202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