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红细胞发育中核压缩过程的染色质结构动态与机制 研究取得进展
该研究首次报道了人类红细胞终末分化过程中,异染色质的大规模重构可能是染色质压缩的主要贡献力量,且染色质拓扑相关结构域(topologically associating domain,TAD)发生大规
Theranostics : Cub结构域包含蛋白1是开发肿瘤检测和治疗的影像示踪剂和抗体-药物结合物的理想靶点
针对患者肿瘤不同致癌特征的个性化治疗在抗癌战争中是有希望的创新。越来越多的治疗药物和抗体-药物结合物(ADC)现在正在临床上用于癌症的个性化治疗。
eLife:对嵌合抗原受体的跨膜结构域进行改造,可降低CAR-T细胞的毒副作用
作为一种新的免疫疗法,CAR-T细胞疗法能增强患者的杀伤性T细胞来攻击和消除癌症。它对某些血癌的疗效可高达90%,甚至能使一些患者得到长期缓解和治愈。但一个重要的限制是该疗法的有害副作用,大约50%的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报道Tom20和Tom22的胞质结构域作为线粒体TOM复合体受体的结构基础
隋森芳团队首先获得了人源线粒体TOM核心复合体(仅包含Tom40、Tom22、Tom5、Tom6、Tom7)的结构,分辨率高达2.53 Å,是目前该复合体的最高分辨率。
Science:成功构建出核孔复合体的细胞质环结构
核孔复合体(nuclear pore complex, NPC)是真核细胞核膜上的分子通道,调节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生物大分子的输入和输出。
Science:施一公团队解析出非洲爪蟾核孔复合体的细胞质环结构
核孔复合体(nuclear pore complex, NPC)位于核膜(NE)上,介导细胞核-细胞质货物运输。
Science子刊:给患者自身的抗肿瘤抗体精确偶联T细胞靶向结构域,有望开发出真正个性化的癌症疗法
众所周知,癌症很难治疗的原因之一是,每个患者的情况都可能大不相同。因此,大多数靶向疗法只对一小部分癌症患者有效。
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研究揭示“胶原GFOGER-整合素αβ结构域结合及RhoA/ROCK1信号传导
“视网膜前新生血管”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一大类临床常见疾病的共同病理特征,致盲率高。与其他视网膜脉络膜内新生血管的不同在于其生长于视网膜玻璃体的交界面,玻璃体胶原基质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微环境,探索此胶原促新生血管的内在机制是发掘其特定靶向治疗的重要研究基础。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马进教授团队在前期对“玻璃体胶原促新生血管及Opticin调控靶点”研究基础上
ESSA与安斯泰来合作:启动雄激素受体N-末端结构域抑制剂EPI-7386 II期临床!
EPI-7386抑制雄激素受体N-末端结构域,Xtandi抑制雄激素受体配体结合结构域。2种疗法联合应用,将同时靶向作用于雄激素受体的2端,带来更深入和更广泛的抑制作用。
需要其START结构域与磷脂酰丝氨酸、PLCD1和小泡蛋白-1的共同作用!
近段时间Beatriz Sanchez-Solana教授及其团队针对DLC1基因开展了相关研究,以探索其主要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