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人员建立细胞囊泡数据挖掘新技术

该研究将SEVtras应用到近一百个单细胞转录组的数据集(包括15种正常组织和4种肿瘤组织)中,以追踪胞外小囊泡和细胞分泌的异质性。

2023-12-11

ACS Nano:仿生纳米颗粒海绵作为细胞因子捕获器和活性氧清除剂,可缓解椎间盘退化和椎间盘源性疼痛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的Wenbo Yang教授及其团队开发了一种MnO2@TMNP纳米材料,它将MnO2纳米粒子与表达了 TrkA 的巨噬细胞膜(TMNP)封装在一起。

2024-01-26

一种新的PDPN拮抗剂肽CY12-RP2通过Wnt/β-catenin抑制黑色素瘤生长并调节免疫细胞

本研究探讨了PDPN在黑色素瘤中的作用,证实PDPN通过激活Wnt/β-catenin通路促进黑色素瘤的生长和转移。

2024-01-25

研究发现调节性T细胞周分化命运调控新机制

外周初始CD4+ T细胞识别抗原并在特定因素刺激下被活化,分化为具有不同功能的T细胞亚群如Th1、Th17、Th2、Treg,这是机体免疫应答与免疫调控的核心。

2023-12-11

细胞囊泡衍生物作为早期肝细胞癌的无创诊断生物标志物

据报道,肝癌是2020年全球第六大最常诊断的癌症。虽然各种研究加深了我们对HCC癌变的认识,但在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肝硬化(LC)高危人群中,HCC的监测主要依靠腹部超声检查和血甲胎蛋白(AFP)的测

2023-12-06

北大肿瘤朱军教授团队在《柳叶刀•肿瘤学》发文,复发/难治性周T细胞淋巴瘤有望迎来新选择

近日,《柳叶刀•肿瘤学》刊发了一项有关复发/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r/r PTCL)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4-01-05

Mol Cancer: ERK介导干扰素γ诱导的黑色素细胞死亡

细胞因子干扰素γ (IFNγ)是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效应因子。它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和NK细胞产生,对肿瘤细胞有多重作用。通过IFNγ受体的信号触发肿瘤细胞基因表达程序,

2023-11-23

细胞纳米药物及亚细胞结构的无标记原位同步辐射成像方法学研究获进展

探究纳米药物的细胞内行为以及受纳米材料-生物相互作用影响的亚细胞结构的形态变化,是研究纳米药物的生物活性和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

2023-11-15

母体微生物群与胎儿基于细胞囊泡的沟通机制

芬兰奥卢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孕妇羊水中存在源自母体肠道细菌的纳米颗粒,这是首次发现的、母体肠道微生物组与胎儿之间的沟通机制。

2023-11-21

Cell:细胞细胞色素纳米线似乎在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

从俄克拉荷马州一条受污染的沟渠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地杆菌(Geobacter)有一种不寻常的附属物---一条长的细胞外纳米线,可以导电。这种纳米线中的电子传递链将电子从细菌中带到一种不溶性的外部电子受体,

2023-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