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消化道肿瘤细胞免疫综合治疗研究疗效评估

目前我国患有肿瘤的患者逐年递增,并且上升趋势明显,给众多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严重的伤害。肿瘤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是放疗,化疗及手术,这三种治疗方法也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会给患者带来许多副作用。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副作用并且有效地治疗肿瘤呢?经过一系列的研究与实验, DC-CIK免疫治疗脱颖而出,成为21世纪治疗肿瘤的绿色通道。

2011-08-24

Nature biotechnology:新发现染色质绝缘子或可用于人类基因治疗

插入突变和遗传毒性通常代表造血系统肿瘤的恶化,同时也是实现基因治疗前景所面临的最大障碍。George Stamatoyannopoulos等人研究出一种能够识别作为绝缘子发挥功能的紧凑序列元件的方法,或对实现基因治疗的美好前景提供重要推动作用。最近这一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生物学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上。

2015-02-02

Med:基因治疗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缺乏症

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AADC,aromatic L-amino acid decarboxylase)在神经递质多巴胺和血清素的合成中必不可少,缺乏这一基因的儿童发育迟缓,特别是运动机能发育迟缓。药物治疗对于一些症状仅有轻微效果,并没有改善儿童的死亡率。 台湾国立大学医学院和日本、美国的研究人员合作,将腺相关病毒载体连接的AADC基因转入到4个4——6岁的病人的大脑核区中。

2012-11-18

基因组所“肿瘤个体化治疗和系统生物学”科技创新交叉合作团队获资助

近日,由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以下简称:基因组所)“百人计划”方向东、王前飞研究员, “杰出技术引进人才”吕雪梅研究员,以及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百人计划”丁宝全研究员,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北京肿瘤医院张连海副主任医师等科研人员,组成的“肿瘤个体化治疗和系统生物学”科技创新交叉与合作团队,经过中科院生物局和人教局的多轮遴选,成功获得资助。

2012-11-19

Science:新研究有助开发基因治疗的人类人工染色体

着丝粒是基因组中的特殊区域,是能通过显微镜识别的交叉形染色体的主缢痕。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牵连着着丝粒将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在过去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在大多数生物中染色体的位置并不取决于DNA的序列。近期来自德国马普免疫生物和表观遗传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新研究中证实一种DNA的包装蛋白——组蛋白CenH3对染色体着丝粒的定位、功能和遗传起决定性作用。

2012-11-19

Science:基因治疗或成为对抗HIV的新武器

(图片来源Jon Cohen等原文截图) 在芝加哥举行的抗微生物制剂与化学疗法跨学科会议上,研究者报道了2项小型研究的初步结论,他们通过破坏T细胞表面的CCR5受体来达到抗HIV的目的,CCR5受体是HIV感染T细胞的主要受体。他们希望能借此使患者脱离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研究人员将患者血清中的T细胞分离出,然后通过酶工程学方法对其进行修饰。

2012-11-18

Nature:基因治疗里程碑成果

由纽约干细胞基金会(NYSCF)实验室和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CUMC)的科学家们组成的一个联合小组开发了一种新技术,或许可以阻止儿童线粒体疾病遗传。这一研究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

2012-12-20

JMCB:利用多能干细胞治疗感觉认知疾病

2012年12月6日,《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在线发表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题为“New march towards the regeneration of sensation and cognition: hear more, see more and learn more”的综述...

2012-12-20

Cancer Cell:抑制HLX基因改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

2012年8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Yeshiva大学爱因斯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在人类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一种罕见的、致命的癌症中获得了突破性研究进展,这可能意味着人们向新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治疗方案又近了一步。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今天的Cancer Cell杂志上。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