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调控心肌线粒体合成和心力衰竭新机制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是一类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为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具体是指心脏无http://edtr.bioon.com/webeditor/uploadfile/202103/20210320131205906.png法行使正常的泵血功能以维持血液灌流来满足人体需要。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过度疲劳和运动耐量受限1。在全
Science子刊:Linc00402在移植物抗宿主病和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2021年3月22日讯/生物谷BIOON/---T细胞介导的异体免疫反应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们有助于移植物排斥反应。然而,实体器官和异体造血干细胞(HSC)移植后,调控异体T细胞反应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为了确定临床HSC移植后调控人类供体T细胞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来自健康人的T细胞和来自三组不同H
Sci Immunol: 研究揭示导致移植排斥的关键免疫细胞
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今天发表在《Science Immunology》上的一篇论文表明,非循环记忆T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针对再感染的局部保护,从而促进了慢性移植排斥反应。
JCO:CD19-CAR-T细胞治疗后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阻止相当一部分B-ALL患者出现疾病复发
2021年3月30日讯/生物谷BIOON/---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CAR-T)免疫疗法将患者自身的T细胞进行基因改造,使之更有效地杀死癌症。靶向CD19的CAR-T细胞(下称CD19-CAR-T)在儿童和青少年(children and young adult, CAYA)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下称CAYA B-ALL患者)中
研究揭示人线粒体tRNA牛磺酸修饰酶GTPBP3催化GTP水解及其缺陷导致线粒体疾病的分子机制
近期,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周小龙课题组和研究员王恩多课题组合作,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在线发表题为The human tRNA taurine modification enzyme GTPBP3 is an active GTPase link
距今9500-1800年山东地区人群线粒体全基因组研究获进展
近日,Science Bulletin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DNA实验室付巧妹研究团队、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主导,联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合作完成的关于距今9500-1800年前的山东地区先民线粒体全基因组的研究成果。此前,对距
武田maribavir 3期临床成功:将重新定义移植受者CMV感染/疾病治疗!
maribavir疗效优于常规疗法,安全性更高。在中国,maribavir已获批启动临床试验,治疗CMV感染或疾病。
科学家发现胆管细胞类器官可以修复肝移植后的胆管
近期,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胆管细胞类器官成功对人体肝移植后的胆管进行修复,证明了类器官在人体器官移植中的有效作用。该研究在《Science》杂志发表,题为:Cholangiocyte organoids can repair bile ducts after transplantation in the human liver。
JASN:新型尿液测试可用于诊断肾脏移植排异反应
对于需要肾脏移植手术的患者而言,等待的时间可能需要长达六年。即使他们接受了移植,也有高达20%的患者会出现排斥反应。当受体的免疫细胞将新接收的肾脏识别为异物并拒绝接受供体的抗原时,就会发生移植排斥。当前测试肾排异反应的方法包括侵入性活检程序,导致患者需要住院数天时间。布里格姆妇女医院和Exosome Diagnostics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提出了一种新
Sci Rep:干细胞胚胎移植促进血液学研究
干细胞是一种具有分化产生所有其他具有特殊功能的细胞。造血干细胞(HSC)是血细胞发育的起源,在生物的整个生命过程中都负责血细胞的形成。 HSC也用于治疗癌症和免疫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