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浙大团队发现衰老相关认知障碍新机制,原来是神经元活动不能再调动线粒体能量了!
研究发现了一种神经元和突触兴奋性与线粒体DNA转录之间的偶联(E-TCmito),它的效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弱,导致了年龄相关的神经功能障碍。
2024-12-28
科学家发现,55岁后绝经女性内皮功能更好、心血管疾病风险低,与低线粒体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试验结果显示,较晚绝经与更好的内皮功能有关,这一过程由较低的线粒体活性氧(mitoROS)相关氧化应激介导。
2025-03-04
中国科学家首次证实,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IV缺陷与渐冻症存在因果关系
张晓荣/马元武团队在人体研究数据和大鼠模型数据的基础上,证实在散发性ALS患者体内广泛存在的CIV缺陷,是导致渐冻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2025-03-14
Chin Med:决明蒽酮通过修复棕色脂肪线粒体,实现抗肥胖与护肝双赢
研究发现,决明蒽酮可改善肥胖小鼠脂质积累,减轻肝脏炎症。其机制是通过修复棕色脂肪组织线粒体功能,抑制线粒体DNA从棕色脂肪组织向肝脏的转移,从而发挥抗肥胖和护肝作用。
2025-04-14
造血干细胞移植,年轻供者为何更胜一筹?Nature:首次揭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三十年在人类受者体内的动态行为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长期动态的奥秘,还为选择供者和提高移植成功率提供了新的策略。通过选择年轻的供者和利用遗传优势,未来的移植手术可能会变得更加安全和有效,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2024-11-14
Phytomedicine:调节心包脂肪组织外泌体miR-27a-3p激活线粒体自噬
黄芪-丹参汤可改善压力过载诱导的心力衰竭大鼠心脏功能、抑制心肌重塑,其机制与抑制衰竭心脏心包脂肪组织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中miR-27a-3p、激活AMPKα2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改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有关。
2024-12-27
Nature子刊:刘兴国/应仲富团队揭示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抑制体细胞重编程中的多能性获得和间充质-上皮转化
鉴于 EMT 在肿瘤转移中的关键作用,这些关于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与 EMT 之间联系的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病理学意义,并揭示了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
2025-04-12
乔治·丘奇创立的猪器官移植公司,再获近2亿美元融资,推进基因编辑猪肾脏人体移植
全世界的科研人员尝试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器官移植短缺问题,其中比较具有应用前景的是异种器官移植——使用其他物种(例如猪)的器官进行人体器官移植。
2024-09-09
Cell Res:同济大学章小清/刘玲团队开发新型疫苗,让器官移植不再排斥
结果显示,供体 MHC 特异性胸腺疫苗接种(DMTV)策略是在受体中引入供体相容免疫系统的有效途径,有望克服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 MHC 匹配的供体器官极度短缺的临床困境。
2025-01-08